打开APP

研究阐释植物激素介导的植物-病毒相互作用机制

  植物病毒是威胁植物健康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植物寄主与病毒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病毒能够利用多种策略改变宿主的细胞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自身复制和传播。为了应对病毒的侵染,植物也建立了多种防御机制。激素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Ks)、赤霉素(GAs)、水杨酸(SA

2021-03-10

微塑料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微塑料(Micro Plastic),一般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新型载体。200年,微塑料的概念被提出,海洋、土壤等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环境风险逐渐受到关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业地膜的使用,农田中微塑料广泛存在,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植物生长等均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究微塑料在农作物

2021-03-18

植物miRNA调控网络研究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GPB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Hub MicroRNAs in an Integrat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of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本项研究主要构建解析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一个以miR

2021-03-10

研究揭示活跃转座子识别及表观沉默机制

   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Jungnam Cho研究组题为Ribosome stalling and SGS3 phase separation prime the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trans

2021-03-08

Nat Neurosci: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与神经疾病遗传性特征

随着时间的流逝,响应神经元活动的基因表达会显著影响人脑的发育。尽管许多神经科学家已经研究了神经元活动的表观遗传学效应,但他们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小鼠上进行的,因此对人类这些过程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2021-03-18

研究提出新型快速鉴定重要基因功能的遗传学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志勇课题组在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题为《嵌合CRISPR-stop技术实现核心基因突变的快速表型分析》的研究成果。小鼠和人类的听觉系统在发育及功能上较相似,因此,利用小鼠模型筛查耳蜗听觉毛细胞发育过程中的

2021-03-15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 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分子机制

  作为三大DNA代谢途径(DNA 复制、重组、损伤修复)之一,DNA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物事件。它在细胞生长、减数分裂、配子形成、物种进化、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等多方面,起着必需作用。两条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的同源染色体通过DNA同源重组进行遗传信息交换,以促进生命体进

2021-03-15

研究发现ROS激发的蛋白质相分离控制植物干细胞命运

  约24-38亿年前,地球开始产生氧气,大气层由厌氧环境逐渐转变为富氧环境,自然选择促进了耗氧生物的生存优势和生命演化。耗氧代谢增加了多细胞生物的能量代谢效率,但高频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产生化学性质活泼、具有高度氧化力的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

2021-03-04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且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其中,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直接影响农业上种子的保存和播种出苗率。因

2021-03-02

表观遗传学疗法可以将杀伤性T细胞变成杀死癌细胞的高手

2021年2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大学医疗网络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系列优雅的实验,构建出特定白细胞的“超级士兵”来提高抗肿瘤反应。具体而言,他们描述了一种修饰DNA的表观遗传学疗法,可以通过增强杀伤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将它们转化为“超级士兵”。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9日在线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