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棕榈酰化功能障碍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洞察,或将用于诊疗NOD2相关艾滋病!

核苷酸结合的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能感应细菌肽聚糖,诱导促炎和抗菌反应。NOD2信号的失调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2022-02-12

《自然》:务必让肿瘤远离棕榈酸!科学家发现棕榈酸能够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促进肿瘤转移,且可以长期维持

  癌症的转移和扩散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从哪里学的转移技能?可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也包括生活方式。已经有很多临床前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促进癌症的发生,也与部分癌症的高侵袭性有关,脂肪酸的摄取和代谢更是癌症进展的关键环节。其实从机制上来说,脂肪酸能与很多与癌症发生、化疗耐药和转移的蛋白(比如CD36)产生互作,那就不由得让人怀

2021-11-15

Nat Cell Biol:科学家揭示磷脂肌醇转移蛋白在内体融合中的作用机制

 内体(endosome)是细胞质膜内吞作用形成的膜结构囊泡,参与细胞代谢、神经递质的释放、激素分泌等多项重要生命活动。内体融合是内体发挥相关功能的重要环节,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证实高尔基复合体系统在内质网系统(endoplasmic reticulum,ER)相关的内体融合及内体磷脂转化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相关研究发

2021-12-08

揭示饮食中的棕榈酸促进癌症扩散机制

2021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棕榈酸如何改变癌症基因组,增加癌症扩散的可能性。他们已开始开发中断这一过程的疗法,并表示临床试验可能在未来几年开始。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ietar

2021-11-12

DLC1 的肿瘤抑制活性需要其 START 域与磷脂丝氨酸、PLCD1 和 Caveolin 1 相互作用

DLC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许多癌症类型中通过遗传和非遗传机制下调,其编码的蛋白RhoGAP和支架活性有助于其肿瘤抑制功能。

2021-11-19

需要其START结构域与磷脂丝氨酸、PLCD1和小泡蛋白-1的共同作用!

近段时间Beatriz Sanchez-Solana教授及其团队针对DLC1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2021-11-14

Mol Ther Nucleic Acids:氨基- trna合成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调节作用

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s)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它能激活氨基酸,使其通过酯键与tRNA结合,形成相应的氨基酰-tRNA。

2021-09-25

美国FDA批准强生Invega Hafyera(6个月帕利哌酮棕榈酸酯):1年注射2次!

Invega Hafyera是第一个每年给药2次的长效注射精神分裂症药物。

2021-09-02

ACS子刊:水杨苯胺减少SARS-CoV-2复制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受一组长期用于治疗绦虫的药物的启发,设计出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属于一类称为水杨酰苯胺(salicylanilide)的分子,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对COVID-19的双管齐下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ACS Infectious Dis

2021-08-09

美国FDA批准痤疮新药Twyneo:首款维A酸/过氧化苯甲复方乳膏剂,治疗≥9岁患者!

Twyneo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含有固定剂量维A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产品。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