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技术绘制出细胞读取基因组的位置和方式
一项新新的研究指出一种称为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的技术可以被用来同时绘制基因如何开启和关闭以及它们在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区域如何表达。
西湖大学吕久安团队开发出高性能人工肌肉微纤维制备新技术
受到自然界中蜘蛛液晶纺丝原理的启发,西湖大学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创造出一种连续、高速纺丝制备LCE纤维的新方法,制造速度可达8400m/h(已报道的最高制造速度为~5000m/h)。
ctDNA检测可超前并精准预测肺癌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者们使用验证集以及其它临床研究来源数据(OAK研究),评估了C3D1-ctDNA分析模型的区分准确度,发现高危患者的死亡风险远高于低危患者(HR=3.28),中位OS也分别为7.3个月和25.2个
科学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不断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科学家们发表的相关重要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Nature:揭示机体免疫细胞检测癌细胞突变并对其产生反应的分子机制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识别并分析了免疫细胞“看到”癌细胞并对其产生反应的步骤,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阐明为何有些疗法对特定癌症患者有效,对其它患者则无效。
类器官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专场 | 聚焦类器官模型、芯片等产品应用!2023类器官研讨会论坛二日程出炉!
大会时间:2023年5月19-20日 大会地点:上海中谷小南国花园酒店 大会主题:前沿交叉 创新融合 主办单位:生物谷、梅斯医学 联合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叶山东团队揭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损伤因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4.2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Cell: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修复重症免疫缺陷的基因突变,恢复T细胞产生
实验结果显示,ABE修复的HSPC细胞被引入人工胸腺类器官后,产生了功能完全且成熟的T细胞。这表明了对CD3δ-SCID患者的干细胞进行碱基编辑可以修复他们的致病基因突变。
Science子刊:孙钰/黄熹团队发明机械纳米手术技术,利用磁控碳纳米管治疗耐药胶质母细胞瘤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中有超过一半的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会发展出先天性或者获得性替莫唑胺抗性。而此方法在两种抗药性的小鼠模型中都显著地提高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为治疗抗药性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了新手段。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启动提名
3月7日,北京市科技委网站发布启动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通知。通知显示,本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重点奖励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