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诊断人类染色体缺陷错误的新方法!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阐明染色体缺陷的发生机制,并阐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改变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诊断。

2022-05-31

Nature Communications:结合深度学习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蛋白质的长程相互作用模式和酶活性

该方法首次将深度学习的图神经网络(GNN)运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2022-05-22

象腿蕉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象腿蕉(Ensete glaucum)是芭蕉科中耐寒的蕉类植物,原产于中国云南和东南亚地区,具有观赏、饲用和药用价值。

2022-05-13

Cell Stem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发育中人脑小胶质细胞区域特化和状态转换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小胶质细胞在脑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人脑早期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区域特化命运决定和状态转换仍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Cell Stem Cell》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he temporal and regional specifi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developing hum

2022-03-19

PNAS:发表关于大脑网络动力学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的李松挺课题组利用微扰理论,揭示了大脑皮层中时间尺度层级化现象背后的数学机制和对应的生物学解释,研究成果“Hierarchical timescales in the neocortex: Mathematical mechanism and biological insights”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

2022-02-13

BMC Medicine:染色体正常却不幸流产,或与孕妇生殖道菌群紊乱有关

  流产是一种最常见的怀孕并发症。早期流产(12周以内)发生在五分之一的妊娠中,其中一半是由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而66%的染色体正常晚期流产(12至24周)与感染有关,这种情况在早期流产中较少发生。然而,目前对于染色体正常流产的原因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流产是极其不幸的,它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深入了解流产的原因将有

2022-02-23

我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桑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染色体的融合断裂使得桑树拥有两套染色体基数。这项研究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准确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学术期刊《园艺研究》在线发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承载体,染色体的研究可以为物种的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的解析等提供重要借鉴。”论文通讯作者、西南大学家

2022-02-13

Nat Commun:揭示肠道中的压力影响机体染色体遗传性的分子机制

来自科隆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来自肠道细胞中的信号或许会明显影响秀丽隐杆线虫中受损卵细胞是否会被清除。

2022-02-08

Sci Adv:不同动物机体的染色体6亿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来自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不同动物群体的染色体得到了一项非常惊人的发现,即每个动物物种都有几乎相同的染色体单元,其会反复出现,且自从第一批动物在大约6亿年前出现以来,情况一直如此,利用这种新的原理,人类的染色体或许就会被剖析为这些原始的“元素”。

2022-02-09

Cell:染色体水平的油松基因组组装和甲基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安诺优达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IF:41.582)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hinese pine genome and methylome unveil key features of conifer evolution”的研究文章,研究者对油松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绘制了油松基因组的染色体甲基化图谱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