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无性繁殖真菌积累有益突变的进化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黄萎病防控创新团队通过建立封闭农业生态系统并进行长达7年的田间观察和病原回收检测,揭示了无性繁殖大丽轮枝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积累遗传变异新机制,为作物黄萎病病原遗传变异机理研究和防控靶点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BMC生物学(BMC Biology》上。据戴小枫研究员介绍,大丽轮枝
Cell:常见的肿瘤抑制性药物或会诱发机体出现不必要的免疫效应
2021年6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Foxp3+ T调节性细胞(Treg cells)能促进机体在免疫学上的肿瘤耐受性,但目前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免疫抑制性功能在肿瘤微环境中是如何被调节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Expansion of tumor-associated Treg cells upon disruption of
Nature Methods:开发胞嘧啶碱基编辑器脱靶效应检测的新工具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题为“Detect-seq reveals out-of-protospacer editing and target-strand editing by cytosine base editors”的封面文章。研究人员在本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如下:建立了一
Am J Clin Nutr:儿童长期纯素食饮食可能对心血管有益,但会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植物性饮食 (PBD) 愈来愈受人们的青睐,且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饮食。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健康以及对动物福利的高度关注。从广义上讲,素食不包括肉类和鱼类,而纯素食则不包括所有动物源性产品,比如奶制品和鸡蛋。先前的研究,素食主义和纯素食主义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已在成人中得到评估,包括较低的心脏代谢
Nat Commun:有益菌群GUT-108或有望帮助治疗多种人类炎性肠病
2021年5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环境因素、粘膜通透性和免疫调节缺陷能促进机体对一类介导多种炎性疾病的常驻肠道菌群产生过度活性的免疫反应;GUT-103和GUT-108是两种活体生物治疗性产品,其主要用于补充炎性肠病患者机体失调的微生物组中缺失或代表性不足的功能,并能帮助解决上游靶点,而并非靶向作用单一细胞因子来阻断下游炎性反应。近日,一篇
生防昆虫的非靶标效应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识别和鉴定入侵植物生防昆虫与本地生物存在的可能联系对预测生防昆虫所产生的间接非靶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生防昆虫可以通过表观竞争(调节共有天敌)或密度介导的利用性竞争(改变本地植物密度)来影响本地昆虫。尽管植物在被昆虫取食后会产生大量的诱导反应,但性状介导的利用性竞争(诱导本地植物的化学反应)是否会影响本地昆虫,进而产生间接的非靶标效应往往被忽视。中国科学院武汉
新研究揭示健康饮食加枸杞,确有益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健康!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句耳熟能详的玩笑话,处处凸显着枸杞被大众认可的养生功效。枸杞在我国有着悠远的种植历史,其红色的果实中富含着天然的类胡萝卜素、枸杞多糖(LBP)、维生素C前体、酚酸以及类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也显示出,枸杞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剂和抗炎特性。鉴于枸杞对血管和心肌损伤的这些潜在保护作用,或
位置效应及其外部性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医学院陈小舒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胡争研究员团队在位置效应及其外部性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 Yeast Reveals the Externality of Position Effects”在进化生物学领域国际知名杂志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揭示CRISPR / Cas9在葡萄上的脱靶效应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王西平课题组题为“Whole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s rar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CRISPR/Cas9-edited grapevine”的研究论文。青年教师王现行与涂明星博士为该
PNAS: IRF-4调控CD8+记忆T细胞的效应功能
众所周知,转录因子IRF4是CD8 + 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所必需的,因此其对于CD8 + T细胞反应至关重要。然而, IRF4在记忆CD8 + T细胞中的功能尚待探索。为了研究IRF4在维持分化状态和CD8 +记忆T细胞存活中的作用,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Friederike Raczkowski团队使用了他莫昔芬诱导性Irf4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