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分析英国生物库中412234名参与者的数据,其中11190名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相对其他人出现DNMT3A R882驱动的CH的风险降低了51%。
2025-04-19
Science:HACE工具精准操控基因突变,助力疾病治疗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Fei Chen解释说,“HACE将CRISPR的精确性与编辑DNA长片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定向进化的强大工具。”
2024-11-26
科学家发现,一些DNA损伤会长期存在,或增加恶性突变风险
为了追踪DNA损伤的持续时间,研究者们构建了人类体细胞系统发育树,共计来自89个个体的103个发育树、11429个基因组,包含造血干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三类。
2025-01-19
《自然》子刊:肥胖选择致癌突变!MSKCC科学家分析3万余名癌症患者数据,发现肥胖与肺腺癌等癌种的特定致癌突变有关
分析结果显示,在肺腺癌中,KRAS、SETD2、PPP2R1A突变在肥胖患者中更常出现;同时,EGFR在肥胖患者中频率较低。
2024-11-09
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TET2突变型髓系细胞会进入大脑和增强吞噬作用,抑制阿尔茨海默病发展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克隆性造血与AD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比如利用外周免疫细胞清除脑内病理。
2025-07-24
晚睡晚起,但睡够8小时,也有害健康吗?Nature研究回答:是的!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与调控昼夜节律的IL-17相关
晚睡晚起,即使睡够8小时,也是有害健康的!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和作息的规律性,避免生物钟紊乱哦!
2024-11-20
Science:揭示H5N1血凝素的单个突变可能增加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并在人际传播的风险
实验表明,Q226L突变可以显著提高这种病毒靶向和附着人类型聚糖受体的能力。这种突变使这种病毒在人类细胞上有了以前没有的立足点。
2024-12-22
JAMA:识别出与人类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分析了遗传数据和丹麦人群健康记录,结果发现,大约3%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携带名为HLA-DRB1*01:03的特殊基因突变。
2024-11-10
《细胞》重磅:降脂靶点突变“跨界”影响全球至少7成乳腺癌患者,促乳腺癌远处转移累计风险升高10倍!
已获批的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小鼠实验中,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远处转移的起始,也就是与PCSK9胚系突变rs562556的作用针锋相对,而且对已形成的转移灶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2024-12-31
JECCR & Trends Cell Biol:揭示肿瘤抑制蛋白p53的单一突变影响人类胰腺癌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阐明了p53 R270H和p53R172H两种突变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代谢的突变特异性影响。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