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卫星DNA如何成为染色体分裂的关键?

卫星DNA(satellite DNA)的研究正在重新定义遗传学的边界。从最初被视为“垃圾DNA”到今天被发现其在染色体分离和基因组稳定性中的核心作用。

2025-01-15

研究揭示了结构变异在性染色体进化菠菜驯化中的作用

该研究不仅为菠菜性染色体进化提供新见解,同时为挖掘菠菜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加快菠菜分子设计育种奠定重要基础。

2024-08-18

Cancer Discov:红肉中的铁离子能重新激活DNA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诱发结直肠癌

这项研究揭示了红肉中的铁离子如何通过激活端粒酶来驱动结直肠癌的进展,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11-07

Nature: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性表观遗传改变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关联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下称MSK团队)揭示了癌症的两种重要特征---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之间的一个先前未知的联系。这一发现不仅为基础科学生物学研究

2023-06-12

Nature:揭示黏连蛋白、CTCFDNA张力在染色体空间组装中的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我们的细胞核中,两种蛋白复合物承担着染色体空间组装的主要责任,而DNA张力在其中起着令人惊讶的作用。

2023-04-26

AD:科学家发现,血浆p-tau217可预测常染色体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年后的病理认知变化

总的来说,本研究证明了血浆p-tau217和PET病理以及认知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血浆p-tau217的基线水平可预测PSEN1 E280A携带者随后的Aβ和tau水平以及认知表现。

2023-02-15

Science:揭示DNA复制时间调节着致癌性染色体易位的频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想要了解驱动AID依赖性染色体易位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9月16日的Science期刊上。

2022-09-27

Nature:揭示基因组DNA压缩成染色体并在细胞分裂时忠实分离机制

通过涉及体外重组的纯染色质的进一步实验,以及通过探测各种可溶性大分子的染色质可及性,这些作者发现不混溶的染色质形成了一个密集的负电荷结构,从而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和微管排斥在外。

2022-08-10

Sci Adv:不同动物机体的染色体6亿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来自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不同动物群体的染色体得到了一项非常惊人的发现,即每个动物物种都有几乎相同的染色体单元,其会反复出现,且自从第一批动物在大约6亿年前出现以来,情况一直如此,利用这种新的原理,人类的染色体或许就会被剖析为这些原始的“元素”。

2022-02-09

Cell:染色体水平的油松基因组组装甲基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安诺优达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IF:41.582)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hinese pine genome and methylome unveil key features of conifer evolution”的研究文章,研究者对油松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绘制了油松基因组的染色体甲基化图谱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