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篇文章解读癌症疗法耐受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癌症疗法耐受研究上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Science Immunology【1】Science子刊突破!中国科学家开发抗体纳米颗粒破解肿瘤免疫耐受难题!doi:10.1126/sciimmunol.aau6584利用抗体对抗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正在引起临床癌症管理的革命。不

2019-08-24

CRISPR临床新进展!美国将首次进行CRISPR体内临床研究!

2019年8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患者将参加首项研究,测试一种名为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内的效果,该研究旨在治愈遗传性失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拥有正常的眼睛,但缺少一种可以将光线转换成信号、传递给大脑、使其能够看见东西的基因。这项实验治疗的目的是为孩子和成人提供他们缺乏的健康版本的基因,使用一种工具来切割或"编辑"特定位置的DNA。它的目的是作为一次性的治疗,永久改变人的原生

2019-08-19

植物开花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与人一样,植物也有着强大而复杂的免疫系统,以对抗各种病原菌的侵袭,保障自身健康生长。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在解析植物宿主如何识别“入侵者”,以及早期免疫反应如何被激活等问题上已有诸多显着进展。然而,依然存在一些悬而未解之谜。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栾升团队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乐攻团队合作,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鉴定到了一个有活性的钙离子通道,该通道可介导植物识别病原菌分子激活的早期免疫反应的钙信

2019-08-10

CNS三大杂志解读基因组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Science【1】Science:打破传统!癌症基因组中的突变“热点”不一定会推动癌症的生长!doi:10.1126/science.aaw2872麻省总医院(MGH)癌症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经常出现在特定的肿瘤中,但与通常的假设相反的是,这一事

2019-07-25

多篇文章解读“条形码”技术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基因条形码”技术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 Commun:“细胞条形码”技术监测乳腺癌细胞扩散情况doi:10.1038/s41467-019-08595-2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利用一种称为“细胞条形码”的技术用于标记,跟踪和精确定位负乳腺癌细胞的扩散情况。该技术还揭示了化疗只是暂时减少

2019-07-25

复宏汉霖两款重磅药物最新进展

7月5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公示信息,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即注射用重组抗 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该新药”)已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新药为集团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及转移性胃癌适应症。日前,该药也获得欧盟上市申请受理,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

2019-07-07

肿瘤代谢领域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肿瘤代谢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1】Nature:科学家成功揭示癌症的代谢成瘾特性doi:10.1038/s41586-019-1150-2癌变的肿瘤往往根据其组织来源来进行分类,然而近年来人类基因组测序和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开创了精准肿瘤学的新时代,患者会接受定制化的疗法,旨在针对其机体肿瘤内特定的突变来进行癌症治疗。这种新型疗法往往会取得一些重要的

2019-06-25

重磅级文章解读科学家们在细胞分化研究上的新进展

近期,科学家们在细胞分化研究领域都有哪些亮点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重磅级文章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PNAS:细胞分化过程中竟然会改变“身份”?doi:10.1073/pnas.1901021116弗吉尼亚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斑马鱼中的一种色素细胞可以在发育后转化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斑马鱼上的一些黑色素细胞会逐渐变成灰色,最后变成白色。进

2019-06-29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第二阶段取得新进展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和博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of the gut microbial ecosystem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多组学技术,针对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期间微生物组的变化以及引发炎症反应的机制开展研究,为IBD

2019-06-28

生物质制氢和柴油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团队在生物质制氢和柴油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由于生物质储量大、年产量高且容易被氧化,因此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是一种有潜力的制氢方式。目前生物质制氢后通常被转化成了组分更复杂、更难以解聚的产物而成为废弃物,限制了生物质制氢的应用。因此,在制氢的同时,把生物质选择性地转化成化学品或油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