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工智能助失语瘫痪者重新“开口”

17日刊登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的报道《人工智能助失语瘫痪者重新开口》。摘要如下:2003年,一名20岁的男子在车祸后发生了严重的中风。这使他陷入瘫痪,只剩下眼睛可以活动,还有头部的极轻微活动。声道的肌肉瘫痪也使他无法开口讲话。18年后科学家宣布,在植入电极组以及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名男子恢复了部分说话能力。在长达3小时的手术中,科学家打开了这名男子的颅骨

2021-07-18

英矽智能宣布利用端到端AI药物研发平台,发现针对肾纤维化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2021年8月4日,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业界领先的、专注于将下一代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今天宣布,利用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获得了针对肾纤维化的全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该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在药理和药代动力学方面表现良好,在体外和体内临床前研究中均显示出具有前景的结果。公司正在积极将该项目推进到临

2021-08-04

腹部CT多脏器智能分割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研究员谢耀钦、周寿军合作,在腹部CT多脏器智能分割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Incorporating the Hybrid Deformable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bdominal CT Segmentat

2021-07-15

调节性T细胞外泌体智能递送VEGF抗体用于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朝阳医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基于调节性T细胞(Treg)来源的外泌体巧妙负载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通过新的递送模式以及新的拮抗机制,显着抑制了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进展。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是

2021-07-28

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团队与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团队合作,在“新型智能仿生聚集态纳米诊疗系统”研究中获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hotosensitizer wi

2021-07-16

中山眼科中心袁进团队研发光固化生物粘合水凝胶实现无缝线角膜移植

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植片通过显微缝线固定,但是术后存在缝线相关散光、新生血管、缝线感染和植片排斥等诸多潜在并发症,影响角膜移植手术远期疗效。无缝线固定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组织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和纤维蛋白胶,前者具有一定毒性、缺乏透明度和柔韧性以及快速聚合过程存在产热效应,而低粘附强度是纤维蛋白粘合剂不可避免的缺点。中山眼科中心为唯一单位,袁进教

2021-07-18

人工智能为中医药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日,“中医四诊仪首次进驻太空”冲上新闻热搜。中医四诊仪首次应用在空间站任务中,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为航天员身体护航。中医四诊仪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进行整合,进而对健康状态进行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覆盖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

2021-07-13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发布最完整的预测人类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2021年7月22日,DeepMind宣布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合作,为人类蛋白质组的预测蛋白质结构模型建立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精确的数据库。这将涵盖人类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约20000种蛋白质,并且这些数据将免费向科学界公开提供。该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系统为结构生物学家提供了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强大的新工

2021-07-24

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

2021-07-21

抗癌、抗感染,还能让“造人”更顺利,血液中的这种蛋白厉害了!

 白蛋白(Alb)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它能有效维持机体营养和渗透压,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近日,来自加州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白蛋白通过激活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人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Hv1),不仅有利于精子受精,还能使白细胞大量分泌炎症介质对抗感染。相关研究结果以Direct activation of the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