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一亿年前昆虫的拟态行为

  自然界中,动物可以演化出纷繁复杂的生存策略,如各类常见的拟态和伪装行为。这些神奇的“伪装术”,可以帮助动物躲避天敌,还可以使捕食者更好地隐藏自己以便高效捕捉猎物。作为多样性最高的生物,昆虫能演化出不同的形态结构来实现这种生存策略,比较常见的是拟态植物和覆物伪装。昆虫拟态植物是指昆虫模拟其生活环境中的植物以达到伪装的效果,如竹节虫拟态树

2021-08-20

生命科学的变革:自动化+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愈加火热,已成为主导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如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所描述的那样,人工智能所开启的这条进化之路将比自然进化快千百倍。

2021-08-17

全球智能辅听市场迎来深圳“搅局者”

“首先让我们听一听全球7亿听障人士在听力衰退后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同样的声音,我们再用市面上价值2万元的助听器听一下效果。”“下面是经过我们处理后的声音效果。”2019年9月,在由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建立的全球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龙门创将”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现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张健钢及其团队通过三段简单的音频,“俘获”

2021-08-11

行业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全球领先,AI+医疗跨界人才紧缺

 全球专业招聘集团瀚纳仕日前发布了2021年《中国大陆科技行业报告》,报告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全球近60%大数据专家。然而随着产业不断细分,新赛道日新月异,人才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存在差异,在AI赋能的跨界领域,人才竞争更是日益激烈。 过去几年来,AI+医疗健康的跨行业发展愈加火热,人工智能已成为主导新一轮医疗健康产

2021-08-12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碳点凝胶的仿章鱼协同变形变色运动机器人研究中获进展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通过进化,不断增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利用协同的形状变形、颜色变化和运动,拥有在不同环境中交流、伪装等能力。科学家尝试设计智能人工材料(特别是具有类生物组织性能的软湿聚合物凝胶)来复制多功能协同行为,这将有利于理解自然的多功能协同行为,并可整合和升级受生物启发的多功能机器人。然而,实现高等生物的三功能协同或多功能

2021-08-09

Science子刊:重新激活保护性p53,抗癌新靶点eIF4A3登场 

众所周知,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由基因控制,当这一正常过程出错时,细胞可能会生长失控形成癌症,并产生新的蛋白质继续为其提供营养。近期,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锁定了其中一种蛋白质——eIF4A3。他们调查了该蛋白及其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控制癌细胞中eIF4A3的过度生成将促使癌细胞发生变化,导致其停止分裂并最终死亡。相关研究成

2021-08-16

Nature重磅:抗癌“神药”也救不了肿瘤耐药?原来癌细胞偷偷改了代谢方式,抑制脂肪酸代谢是突破口

  在很多时候,癌细胞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即使在实验室中展现出惊人疗效的治疗药物,也难以阻挡一部分癌细胞“死里逃生”的脚步,更可气的是,这些残存的癌细胞能够继续增殖,无视杀伤性药物并持续“壮大”队伍,导致疾病再次复发和耐药性问题的恶化,最终令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了揭开部分癌细胞能够抵抗药物治疗的原因,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博德

2021-08-19

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 :完成全球首个眼科多病种人工智能真实世界研究

科技赋能健康中国,医学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有望解决医疗资源短缺难题,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全民健康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开始进入临床实践阶段,但由于真实世界环境复杂,高性能的深度学习系统在临床真实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表现出模型鲁棒性不理想和现场拍摄图片难以识别等,严重阻碍医学人工智能的临床转化应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作为

2021-08-15

韩美药品集团与LegoChemBio签署开发ADC抗癌药合作

韩国韩美药品总部及北京韩美药品和LegoChemBio将共同开发一个双重免疫抗体ADC抗癌药物。

2021-08-04

PNAS:新型“合成性铰链”或是革命性智能胰岛素疗法开发的关键

2021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岛素信号的传递需要构象的改变,尽管游离激素及其受体各自会采用自抑制的构象,但其结合往往会导致结构重组。对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控制是一项全职的工作,但如果他们的药物能为其做这些工作(血液中的胰岛素能对血糖水平做出反应并适时调整),那又会怎样呢?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