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和弥漫性胃癌患者的联合治疗策略

钙粘蛋白1(CDH1)基因突变导致的E-钙粘素蛋白缺陷是弥漫性胃癌(DGC)和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CDH1缺乏的患者通常在DGC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预后最差,总体生存时间最短。

2023-07-11

过继性T细胞疗法新发现,有望成为晚期实体瘤的新疗法

本研究表明,经由肿瘤患者外周血制备个性化Neo-T过继转移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清淋化疗剂量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并且在无清淋化疗预处理情况下仍能够介导持久的肿瘤消退。

2023-07-04

Nat Med:首个临床试验表明粪便菌群移植有望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在世界上首项临床试验中,来自加拿大劳森健康研究所(LHSC)、蒙特利尔大学中心医院(CHUM)和犹太总医院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源自健康供者的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

2023-07-12

JITC: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破解新辅助化疗重塑胃癌免疫微环境之谜

季加孚团队通过对大量胃癌患者的临床样本进行免疫学分析,发现新辅助化疗治疗能够调控免疫细胞亚群的平衡,降低TME中Treg细胞含量、增加杀伤性CD8+细胞数量,以及丰富TCR多样性,从而重塑胃癌TME,

2023-06-09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读懂全球胃癌负担情况,以及如何筛查/预防胃癌

尽管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全球胃癌疾病负担仍相当沉重,对Hp感染的有效管控配合胃镜筛查,才能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且对我国等胃癌高发国家效果更为显著

2023-05-10

全球性关键研究FRESCO-2结果证实,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使患者死亡风险下降34%

在主要终点OS方面,中位随访时间达11.3个月时,呋喹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7.4个月,安慰剂组为4.8个月,呋喹替尼显著延长了2.6个月的中位OS,使患者死亡风险下降34%。

2023-06-23

《胃肠病学》:根除幽门螺杆菌8年后,患胃癌风险能下降63%!

研究者们又进一步把分析范围扩大到凯撒医疗集团服务的全部人群(北加州区域),以未接受检测也未接受根除Hp治疗的普通人群为对照组,评估根除Hp感染(共20.3万例患者接受治疗)对降低NCGA发病风险的作用

2023-05-23

研究发现一种致病性遗传变异可能增加胃癌患病风险

  近日,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当一种致病性遗传变异与幽门螺杆菌

2023-04-14

NSR:汤富酬团队揭示胃癌肿瘤异质性及不同分化状态的关键分子特征

该研究通过对胃癌根治手术标本中配对的癌旁、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进行系统性多点采样和单细胞多组学(基因组、DNA甲基化组、染色质状态组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了不同胃癌患者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的共性规律

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