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sychiatr | 南方科技大学侯圣陶团队揭示节律光有效治疗自闭症动物模型新机制
这项研究确定了腺苷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化学介质,通过减少40 Hz光刺激治疗期间的兴奋性神经传递来缓解社交趋新缺陷。40 Hz光刺激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2024-05-17
昼夜颠倒,慢性病风险飙升?JPR:科学家揭示夜班工作增加机体患糖尿病和肥胖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提供了一种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其能将机体昼夜节律钟的失调与夜班工作所产生的长期不良健康结局联系起来。
2024-05-17
《细胞·代谢》:科学家首次发现,限时进食可恢复昼夜节律,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和记忆力
Desplats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首次表明,通过限时进食调节AD模式小鼠的昼夜节律,可以改变诱发AD的关键通路,进而改善模式动物的认知。
2023-09-05
AJPHCP:新研究发现长期昼夜节律紊乱会加速中风发生并缩短寿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高血压大鼠模型中,长期昼夜节律紊乱会加速中风的发生并缩短寿命。他们还发现,健康动物中典型的夜间血压节律性下降似乎在暴露于光照时间变化的大鼠身上
2023-08-02
科学家发现面对昼夜节律错乱,雌性更能保持节律、不受代谢疾病困扰
研究者们发现,同样处于昼夜节律错乱状态,雌性小鼠的转录组节律相较雄性更得以保持,更不容易受高脂饮食诱导产生心脏代谢紊乱,肠菌变化也更小。
2023-06-16
研究揭示相分离调控节律性蛋白翻译的分子机制
此项研究发现ATXN2和ATXN2L在细胞内发生相分离,且其相分离随昼夜节律振荡,阐释了其相分离形成的液滴随节律振荡并依序招募和富集一系列RNA相关的生物过程,并在振荡高峰期募集核糖体和特异RNA,
2023-07-03
Science:李慧艳/张学敏团队发现“有形”生物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
该研究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2023-06-05
Nat Commun:揭示昼夜节律钟影响机体疫苗反应的分子机制
来自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昼夜24小时机体时钟影响机体对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