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昆虫毒液可被用于开发抗癌药物?!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纳米载药系统输送昆虫毒液用于治疗癌症。

2014-08-18

首个白蚁基因组被成功破译 为社会性昆虫进化研究提供新线索

与蚂蚁和蜜蜂一样,白蚁也是社会性昆虫的一员。在白蚁的社会等级和生殖分工中,仅有少数的个体(称作蚁后和蚁王)拥有生殖能力,其它个体(工蚁和兵蚁)则从事觅食、保育或者防御等非生殖类的工作。社会性的群体生活

2014-05-25

PNAS:黄勇平等昆虫遗传调控研究获进展

4月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黄勇平课题组关于家蚕遗传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 Transgene-based, female-specific lethality system for genetic sexing of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同日,Nature News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2013-04-15

PRSBBS:日研究发现陆生昆虫在水中行走机制

近日,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利用金花虫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生活在陆地的昆虫依靠其脚掌纤毛储存的气泡,在水中也能牢牢抓住物体表面行走。8月8日出版的英国科学杂志《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刊登了论文。 金花虫体长8毫米左右,如同小型的金龟子。

2012-11-18

Science:发现决定昆虫翅膀的部位

现代昆虫唯一已知的背侧附器是翅膀及其衍生物,它们仅仅出现在其第二及第三胸节上。然而,在化石记录中翅状垫却存在于昆虫其它的无翅节段上。 现在,Takahiro Ohde及其同事证明,2个分别出现在黄粉虫甲虫 Tenebrio molitor 第一胸节和腹节上的特别翅状垫可通过减少该昆虫中 Hox 基因的表达而被诱导成为翅状附器。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4日的Science上。

2013-03-15

Nat Commun:全球变暖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据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昆虫物种在欧洲的分布取决于昆虫的身体颜色和环境温度。这些结果为预测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潜在手段。

2014-05-28

抗白粉病转基因小麦对非靶向食草昆虫的影响

关于转基因作物,人们不断增强的一个顾虑便是它们可能会对非靶向生物产生影响。为此,瑞士AgroscopeReckenholz-Tanikon研究所的Fernando Alvarez-Alfageme与同事一道分析了抗白粉病转基因小麦品系对食草昆虫的影响。其中有一种小麦品系含有源自六倍体小麦的Pm3b基因,它对特定的白粉病菌种群具有抗性。另外一种品系具有壳多糖酶/葡聚糖酶大麦基因,其抗性范围较广。

2015-02-15

Biol Invasions:卢新民研究组植物与天敌昆虫互作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逃逸了原产地具协同进化历史、专一性天敌的调控,外来植物改变资源分配策略,将部分原本用于防御的资源用于生长,取得相对于本地植物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但是,伴随入侵时间推移,一些本地天敌将在入侵植物上聚集,建立新的植物-天敌互作关系;同时,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植物专一性天敌,重新构建植物-天敌互作关系,因而外来植物逃逸天敌调控只是暂时的。

2012-11-18

Science:最新发现首种“齿轮昆虫” 腿部齿轮协调弹跳

据国外媒体报道,机械齿轮普通存在于日常用品中,从手表至汽车发动机,但最新一项研究显示,“齿轮”结构最早源于自然界。 一种叫做“伊苏斯虫(Issus coleoptratus)”的昆虫,擅长在植物之间跳跃,被认为是自然界首个具有功能性齿轮结构的生物。该昆虫后腿的咬合齿轮结构有助于它的腿部同步跳跃。

2013-09-24

PLoS ONE:科学家称从琥珀古昆虫中提取DNA不靠谱

琥珀古昆虫中提取DNA的可能性极低。

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