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猪克隆胚胎发育关键候选基因
近日,牧医所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与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时间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该发现为提高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Genes)》。据牟玉莲研究员介绍,猪体细胞克隆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通过体细胞遗传物质获得完整动物个体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育种新材料创制、医学模型构建、动物
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因预后较差、早期容易复发转移以及对常见的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等特征,该疾病一直是乳腺癌基础以及临床研究的热点。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早期唯一的辅助治疗选择。低剂量高频率化疗被认为能够通过靶向血管
JAHA:队列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保护女性的心脏免受早期乳腺癌化疗期间造成的损伤
2021年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作为常见的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可能会保护女性的心脏免受早期乳腺癌化疗期间造成的损伤。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6日在线发表在JAHA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atin Exposure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nthracycline‐ or Tra
Science:首次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构建出胚胎躯干样结构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特殊凝胶中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称为胚胎躯干样结构(embryonic trunk-like structure, TLS)的结构。这些TLS结构能在五天内从细胞团块中发育出神经、骨骼、软骨和肌肉组织的前体。这可以
樊嘉院士团队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著差异
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近日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复发肝癌微生态系统的单细胞全景分析”,首次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着差异。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第
通过编辑胚胎的DNA真能保护人类免于未来疾病的大流行?
2020年1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比如X战警、侏罗纪世界等好莱坞大片都探索了“种系基因组编辑”(germline genome editing)这一有趣的概念,这是一种能改变精子、卵细胞或胚胎中DNA的生物分子技术,如果移除了能在胚胎中诱发特定疾病的基因,不仅出生后的婴儿不会生病,而且其后代也不会生病。然而这种技术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科学家
Science:揭示小鼠胚胎的发育时钟和从头细胞极化机制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植入前发育的过程中,顶-底细胞极性(apicobasal cell polarity)的建立是从全能性向多能性过渡的关键,从而诱导细胞向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分化。在小鼠胚胎中,这一事件被设定在8个细胞阶段发生,这一时间遵循一种内在的发育时钟,与胚胎大小或细胞周期进展无关。尽管顶端区域(a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马鼠嵌合胚胎
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及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的科研团队,首次在多个物种中培育出一种新型干细胞系,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世界首例马鼠嵌合胚胎。研究论文已于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这项成果在异种器官移植和濒危动物保护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新研究的基础之一在于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干细胞系。此前研究发现多能干细胞有初始和活化两种状态,分别代表
CHD7基因或是人类胚胎正常发育的潜在关键因子!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诱发名为CHARGE综合征(CHARGE联合畸形、鼻孔闭锁畸形)的严重出生缺陷的原因和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成功失
罗氏发布Tecentriq早期膀胱癌3期临床探索性数据
12月11日,罗氏在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免疫肿瘤学(ESMO IO)虚拟大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3期临床研究IMvigor010的探索性分析。IMvigor010是一项全球3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Tecentriq?(atezolizumab)与临床观察相比,作为肌肉浸润性尿路上皮癌(MIUC)患者(术后)辅助单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入组809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