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发、无转移的乳腺癌新药重磅出炉
乳腺癌,女性头号健康杀手,在全球女性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恶性肿瘤第一位。在乳腺癌患者中,约75%患有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阳性乳腺癌,这类癌症目前不可治愈,即使已经有内分泌疗法降低其复发率与死亡率,也仍有部分肿瘤细胞有机会存活下来,从而导致原发性肿瘤出现新发或获得性耐药,诱发转移癌。目前,耐药E
Liver Internat:科学家开发出“一站式”丙肝诊断和治疗策略
2021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一种肝脏炎症,其最常见就是通过接触血液传播,而患者发生感染通常并没有任何症状;同时,丙肝也是诱发肝脏损伤和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800万人患有慢性丙肝感染。随着低成本的非专利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即使在中低收入环境中仍然能够实现消除丙肝(HCV)的目的。近日
创客昌平大赛预选赛暨2021生物医药精品项目路演会成功举办
2021年7月28日下午,创客昌平大赛预选赛暨2021生物医药精品项目路演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路演活动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北京基金小镇共同承办。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开发出基于叠氮骨靶向的小分子近红外二区荧光骨质疏松诊断试剂
骨质疏松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且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骨折是经常发生、危害较大的并发,因此,尽早准确诊断以及长期有效监测骨质疏松,对预防骨折等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临床上常用的骨骼疾病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CT、MRI、SPECT/CT及PET/CT。这些成像手段由于潜在的电离辐射危害、价格高昂及低时空分辨率等缺点,无
Advanced Materials:发表体外诊断领域功能微纳米材料研究综述论文
多因子生物检测,即在复杂生物样本中同时检测一系列目标物,对于分析生物反应和过程、疾病诊断等方面都比单因子检测有着明显的优势,并对人类健康问题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针对目前多因子检测领域还存在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例如如何增加可分辨的信号数量用于待测物编码、如何提高整个体系的检测性能以满足所有待测物的检测灵敏度要求以及如何简化检
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抑制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在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防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Efficient inhibition of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y AIEgen-based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发表于《Frontiers in Chemistry》
燃石医学与英派药业达成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全球伴随诊断战略合作
【2021年8月3日,上海】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与英派药业宣布达成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伴随诊断的全球合作,双方将携手进行开发抗肿瘤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Senaparib(IMP4297)用于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治疗的伴随诊断(CDx)合作。同时,双方在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的生物标志物探索和发现方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Senaparib是英派药业
基石药业艾伏尼布一项全球III期研究结果出炉 新诊断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迎来新曙光
2021年8月2日,一项旨在评估同类首创靶向药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联合化疗药物阿扎胞苷在不符合强化化疗条件的新诊断AML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全球III期研究由于获得明确的积极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这意味着艾伏尼布在单药治疗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成人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更多的AML患者将从中获益。 AM
青海省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探寻早期诊断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承担的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miR-23a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机制及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验收。项目紧扣高原人群健康问题,探讨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红系特异性转录因子1及多个低氧性微小RNA的促红系分化作用。研究发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增强,红系特异性转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