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miRNA无标记检测技术研究获系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精准医疗单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中心在生物标志物miRNA无标记检测技术研究及其肺癌早期诊断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22-05-06
BJC:揭示肿瘤中的钠离子如何帮助诊断和治疗乳腺癌
来自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分析乳腺癌肿瘤中的钠离子水平或能帮助准确指示癌症的侵袭性以及是否化疗手段能发挥治疗作用。
2022-05-06
科学家建立一种实现肺癌检测、分型及伴随诊断的技术平台
根据肺癌的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目前将肺癌分为两大类,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2022-05-06
Theranostics: 新出现的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方法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肾脏的突然功能障碍为特征。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很多,包括心力衰竭、败血症、出血、肾毒性药物和新冠肺炎等。
2022-04-28
PLOS ONE:新型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或有望促进对该病的快速诊断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其或能促进科学家们对该病进行快速的诊断。
2022-05-05
Molecular Cancer:中国领衔的最大规模食管癌研究,发现无创早筛新血清标志物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全球范围内,因癌去世的患者,每二十位中就有一位是死于食管癌!食管鳞癌占全世界食管癌病例的80%以上,在东亚和非洲地区尤其高发。其中,在中国,食管鳞癌是发病率第六,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食管鳞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鳞癌经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鳞癌经手术、放疗和化疗后,
2022-03-20
Adv NanoBiomed Res: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有望帮助诊断黑色素瘤
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检测个体的血液或能帮助揭示其机体中循环黑色素瘤细胞的存在,而诸如此类检测手段或能帮助患者放弃有创伤的皮肤活检技术,从而确定其是否患有皮肤癌。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