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家提醒:镇咳抗炎,规范治疗有备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发布,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等多方面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2023-02-24

JACC:综述文章揭示肥胖为何会让人类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肥胖如何影响用于诊断心脏疾病的常用检测手段以及如何影响治疗心脏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在美国和全球是诱发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进行预防的。

2023-03-09

上海交大殷堃团队综述: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扩增检测技术

快速准确的分子诊断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PCR或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方法具有高准确度,但存在反应耗时长、分析程序复杂、仪器体积大和依赖专业人员操作等问题。

2023-02-15

《自然》子刊:帕金森病深脑电刺激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Kim团队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性很高的压电纳米颗粒BTNP–pDA–BNN6,该颗粒不仅可在超声作用下释放一氧化氮,可逆地打开血脑屏障,而且可以在超声作用下对靶区产生电刺激到

2022-12-19

前Neuralink高管创立新型微脑机接口公司,完成超5000万美元融资

Neuralink 开发的 Link 脑芯片,通过外科手术机器人移除一小块圆形颅骨,植入脑机接口设备,这款脑机接口设备的芯片一端的上千根微型电极与大脑神经元连接。

2023-02-01

近红外二区比率荧光探针用于转移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和精确导航手术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是确定肿瘤转移情况和治疗方案的关键诊断程序。然而,目前的SLN活检需要通过手术导航切除SLN

2022-12-26

科学家开发了诊断子宫颈癌和治疗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的新方法

宫颈癌(CC)是妇科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致死原因,但其确切进展尚不明确,主要是由于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肿瘤微环境变化的高度复杂性所致。

2023-02-28

徐州医科大学: 研究者们为肾细胞癌靶向代谢治疗和预后诊断的发展提供了新靶点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超过三分之一的RCC患者发生转移,四分之一的患者复发。全面分析R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3-03-01

Brain:新型检测技术或能提前3.5年诊断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

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血液的检测技术,其或能在个体被临床诊断前3.5年就能预测患者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2023-02-13

《细胞》子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发现,影像组学可以精准地判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恶性程度在乳腺癌诸多亚型中堪称“王者”[1]。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呈阴性,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靶点,侵袭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