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我国科学家指出无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可能弱于有症状的感染者
2020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感染SARS-CoV-2(即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但不表现出症状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水平明显低于那些病情严重的人。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6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蝙蝠和穿山甲冠状病毒重组的结晶
2020年6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和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探究导致COVID-19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起源时发现它在获得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时特别适合通过变形从动物跳跃到人类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29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Adv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核
纽约新冠病毒主要由欧洲和美洲引入
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纽约的新冠病毒主要由欧洲和美洲多次独立引入。以上结论来自美国西奈山卫生系统(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于当地时间5月29日刊发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该研究题为《SARS-CoV-2在纽约市的引入及早期传播》(Introductions and early spread
《自然》子刊:万人血清学研究分析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率,普通人群不到1%
《自然》子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在中国进行的一项万人血清学研究的结果。作者表示,在研究所进行的特定时间范围内,所研究的特定人群里,医院人群的总阳性率约为2.5%,普通百姓的总阳性率约为0.8%。武汉的血清阳性率介于3.2%和3.8%之间。其他城市的血清阳性率逐渐降低,与武汉的距离成反比。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血清学研究在确认新冠病
《柳叶刀》:保持足够人际距离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随着全球范围内COVID-19确诊病例数超过600万,死亡人数超过36万。当一个感染者排出带有病毒的飞沫,而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时,SARS-CoV-2病毒就会进入鼻子和喉咙。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日在线发表研究说,综合分析显示,人与人之间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有助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并且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也能发挥一定作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
新冠病毒如何杀死患者?临床医生从脑部到脚趾,追踪这种病毒凶猛地横行于全身
2020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一天,在一个有20个床位的重症监护室(ICU)里,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肺科和重症监护医师Joshua Denson查房时,对两名癫痫患者、很多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和肾脏出现了危险滑坡的其他人进行了评估。几天前,他的查房被打断了,因为他的团队试图抢救一名心脏已停止跳动的年轻女子,但失败了。Denson说,他们都有
Cell:揭示新冠病毒在从鼻腔向下到呼吸道的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能力逐渐变弱
2020年6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中国汕头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SARS-CoV-2---导致COVID-19疾病的冠状病毒---感染鼻腔的特定方式,并且确定了这种病毒在从鼻腔向下到呼吸道(包括肺部)的细胞中感染和复制逐渐变得越来越差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26日
详解新冠肺炎患者血清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特征
2020年6月8日讯/生物谷BIOON/---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威胁。目前,这种疾病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SARS-CoV-2感染的突然爆发和加速蔓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大约3个月内,全球已有超过200万人被感染,其中超过15万人死亡。大多数针对COVID-19的研究
bioRxiv:基因突变会增加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么?
2020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目前在SARS-CoV-2病毒中记录的突变似乎都没有增加其传播能力。关于来自75个国家的1.5万多名COVID-19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分析的结果已作为预印本在bioRxiv上发表,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这一发现基于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感染、遗传学与进化》(Infection, 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