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植入”人体基因组?PNAS最新学术研究引争议
在COVID-19大流行的最初几个月,分析测试结果的医护人员发现:已经从COVID-19中康复的病人有时会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后的PCR测试中莫名其妙地出现阳性。这些人并未二次感染COVID-19,从他们的样本中也没有分离出活的病毒。而且,RNA的寿命通常很短,所以阳性测试不太可能是残留RNA的结果。2021年5月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卫健委组织专家重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一是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即: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通过相变促进宿主炎症反应的新机制
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研究表明,病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与COVID-19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会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趋化因子及
英国启动一项新的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
英国牛津大学19日发布消息说,该校学者启动了一项新的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以深入分析何种免疫反应能让人们避免再次感染以及二次感染时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据介绍,“人体挑战试验”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首阶段将招募64名年龄在18至30岁间的健康志愿者,他们此前曾在自然条件下感染过新冠病毒。志愿者将“以身试毒”,在一个安全可控环境中再次
Cell Research:我国科学家揭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促进新冠病毒感染
2021年4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截至2021年4月28日,全球已有超过1.48亿例确诊感染病例,312万人死亡(https://origin-coronavirus.jhu.edu/map.html)。目前COVID-19大流行浪潮的结束时间和最终
研究显示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会致更高健康风险
英国牛津大学23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对怀孕女性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比疫情初期预计的要大。牛津大学学者领衔的这项研究基于对全球18个国家超过2100名怀孕女性的调查。研究团队对比分析了感染和没感染新冠病毒的怀孕女性的健康状况。相关研究结果已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上。据团队介绍,怀孕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女性与没感染这一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的演化分析及谱系划分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吕雪梅、张亚平课题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文杰课题组合作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 analysis and lineage designation of SARS-CoV-2 genomes”的论文,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演化规律
港中大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可经母体胎盘传至胎儿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16日公布一项研究发现,感染新冠肺炎后康复的孕妇会将抗体由母体胎盘传给胎儿。胎儿脐带血中的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与孕妇分娩时体内的血清水平密切相关。中大医学院团队与香港8间公立医院妇产科合作研究,并招募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确诊新冠肺炎的孕妇个案,并分析当中20位于1月31日或之前已
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不会让入院病患病情加重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13日发布一项研究报告说,抽样调查显示,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B.1.1.7与新冠入院病患的疾病严重程度及病亡率没有关联。相关研究结果已刊登在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对英国两家医院在去年11月9日至12月20日间收治的496名新冠患者病情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其中341个样本。研究人员对比了感染B.1.1.7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能否弯道超车 成为抗疫“尖刀斗士”?
尽管目前新冠疫情仍然呈现全球流行、局部反弹的局面。但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陆续投入使用,这场扑灭疫情的防控战终于迎来胜利曙光。据新浪医药统计,截至上月中旬,全球已上市的新冠疫苗共有3类9种,这些疫苗的研发机构分别为:mRNA疫苗:辉瑞、Moderna腺病毒载体疫苗:俄罗斯卫星V、阿斯利康/牛津、强生、康希诺灭活疫苗:科兴、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