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总结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研究进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完善总体防控要求完善外防输入政策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和物品疫情防控。强调加强重点时段、

2021-05-14

病毒“撞上”艾滋病毒,令人担忧的事情来了…

近日,一篇病例报告显示,南非研究人员发现一36岁艾滋病晚期患者身上有潜在新冠病毒突变。该女子2006年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毒,2020年9月感染新冠病毒。216天内该女子体内的新冠病毒出现30多种突变,有在南非发现的突变毒株,还有在英国和巴西发现的类似突变毒株。该病例报告于上周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告尚未经过同

2021-06-09

那些感染冠的孩子怎么样了?中国科学家揭示病毒与儿童体内微生物菌群关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新冠病例的治愈康复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其康复后的后遗症也应该受到重视。曾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献指出,多数COVID-19康复者面临着众多健康问题,新冠病毒不仅仅影响着呼吸道系统,还可能长期影响着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凝血调节、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等。那

2021-06-12

美国病毒学家:病毒来自实验室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与一些无良媒体、政客掀起新一轮对所谓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阴谋论的炒作,美国政府要求情报部门在90天内报告新冠病毒起源,以厘清新冠病毒是否来自实验室泄漏事故。其实美国政府根本不需要再找情报部门,因为,有一家美国政府批准的研究机构跟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了15年。显然,病毒学家的观点比情报部门的捕风捉影更有说服力。美病

2021-06-05

Science:揭示四种令人担忧的病毒变体逃避免疫反应机制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正在全球肆虐。这种病毒的变体携带的突变能够让它逃避天然产生的或通过疫苗接种产生的一些免疫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逃逸突变如何发挥作用的关键细节。他们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高分辨率地描绘了重要的中和抗体类别如何与SARS-CoV

2021-05-28

《自然-通讯》发表附属新华医院等共同研发的病毒中和抗体

高效、高亲和力、广谱、持续性长……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协同南开大学、高诚生物、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对新冠病毒预防和治疗可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此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也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有望增添一种新的“利器”,特别

2021-05-21

冠疫情:1.7亿例!诺华新型多特异性抗病毒DARPin蛋白疗法ensovibep进入全球2/3期临床试验!

ensovibep是采用三特异性独特设计,靶向S棘突蛋白上3个不同位点,提高效力并防止病毒通过突变逃逸。

2021-05-31

病毒利器”,绿叶制造冠中和抗体完成I期临床

5月6日,绿叶制造集团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创新抗体产品——LY-CovMab已在中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截至5月6日9时,全国累计新冠报告确诊病例103731例,现有确诊病例512例,境外输入5728例;海外现有确诊病例22813672例。因此,亟需一款能够有效对抗新冠病毒的良药。LY-Cov

2021-05-08

研究发现首个可抑制COVID-19补体过度激活的全人源病毒N蛋白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民健康与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流行病学分析显示,该病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49%。多个临床实验数据表明:抑制补体的过度激活将有助于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预后。研究表明,SARS-CoV-2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能通过MASP-2激活补体系统加剧COVID-19患者的肺部损伤。尽管目前针对该疾病重症化进

2021-05-21

Cell:病毒英国变种B.1.1.7于2020年12月传入美国,并迅速传播

2021年5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英国和其他受SARS-CoV-2 B.1.1.7变种影响严重的国家的入境航班数据,首次报告了这种变种在美国的传入数量和传播程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5月1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arly introductions and tr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