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1《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正式发布,免疫治疗成晚期一线患者治疗新标准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食管癌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32万例和30万例,分别占据全球食管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一半。

2022-01-22

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新药!优时比IL-17A/17F双效抑制剂Bimzelx 3期临床成功!

在活动性nr-axSpA患者中,Bimzelx治疗显著改善了疾病关键体征和症状。

2022-01-20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多模态眼功能成像新技术无创筛查重大慢病

 人类大脑获得外界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睛感知的,因此眼健康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人眼还是观察脑认知、人体代谢、人体微循环与心脑血管状态的天然窗口,多种重大慢病可能并发或继发眼病。临床研究还证实,眼底病变具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肾病等多种慢病的标志性特征,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判断标准。因此,研究

2022-01-04

艾伯维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申请新适应症:治疗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

在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Rinvoq治疗显著改善了疾病体征和症状(包括背痛和炎症),改善了身体功能和疾病活动度。

2022-01-12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靶向心肌线粒体的PET/荧光双模态小分子成像探针取得进展

   临床上常用X线、CT、磁共振、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手段。其中,核素显像可从心肌代谢方面评估心血管症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存在半衰期短、成本高等缺陷,导致核素显像应用受限,临床上迫切需求新型PET心脏功能显像剂的出现。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发现吲哚乙烯喹啉盐F16类化合物是一

2021-12-31

Nat Commun:革命性的3D成像技术或能帮助绘制出乳腺癌扩散的分子机制

来自澳大利亚霍尔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增强型的成像技术,其或能模拟乳腺癌侵袭并扩散到骨骼中,以及重塑自身以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

2021-12-22

Mol Pharmaceutics:放射性金属和放射性卤素组合或有望作为治疗癌症的新型潜在组合性疗法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题为“68Ga- and 211At-Labeled RGD Peptides for Radiotheranostics with Multiradionuclid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放射治疗诊断学的一种新策略,其涉及另一种组合:金属和卤素。

2021-11-30

ACS Photonics:提出一种绘制全细胞神经介观图谱的光学多层干涉断层成像方法

  大脑的神经回路是极其复杂的网络,包含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间又存在着数以百亿计的连接。如果只了解其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而不了解多个神经元细胞之间连接之后的网络结构和集体行为方式,则无法理解大脑复杂且高等的功能行为,也无法解释很多脑部疾病的致病机理。目前成像技术众多,但仍然缺乏可在亚细胞神经元突起水平上描绘出单个脑组

2021-12-13

长链非编码RNA CBR3-AS1通过CBR3-AS1 /miR-409-3p/SOD1轴的氧化还原和DNA修复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放射敏感性

长非编码RNA CBR3-AS1在多种癌症中具有重要功能。然而,CBR3-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2021-12-07

microRNA表达的活细胞成像与转录后反馈控制

microrna (mirna)是真核细胞中调控复杂基因表达网络的小型非编码rna。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模式,mirna是特定细胞状态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