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厦门大学刘刚团队开发新型纳米囊泡疫苗平台,可介导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既可激活初始 T 细胞,又可活化耗竭性 T 细胞的新型疫苗策略,并通过抗肿瘤动物实验验证了 ASPIRE 介导的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从血癌细胞偷取的PD-1竟让NK细胞失去抗肿瘤免疫力
这项新的研究解决了一个关于PD-1抑制剂如何对NK细胞起作用的谜题。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如何对不同种类的免疫细胞起作用,可能会导致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
鹍远生物“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开启!
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
JNCI:新型药物组合策略或有望增强肝癌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肝细胞癌的新型疗法策略,其或能在使用多激酶抑制剂药物之前,首先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处理肿瘤,从而有望帮助治疗患这种致命性疾病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这种新型顺序方法(sequencing approach)或能增强双重药物疗法的治疗效率,并有可能降低长期使用药物的程度,从而减少患者毒性药物的暴露。
中国生物药界“新贵”高歌猛进:荣昌生物登陆科创板,挺进“A+H”时代
3月31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码:688331;港交所代码:09995)登陆科创板,正式挺进“A+H”时代。这不是荣昌生物首次“出圈”。
核糖体生物发生:肿瘤转移和治疗耐药的中心角色
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复杂集合,其功能是信使核糖核酸翻译机。这些检查点和通路的扰动可能导致核糖体生物发生的过度激活。新出现的证据表明,癌细胞含有一类特殊的核糖体(核糖体),它促进致癌基因的翻译程序,调节细胞功能,并促进新陈代谢重连。
锐格医药宣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肿瘤靶向抑制剂RGT-419B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2022年4月8日,锐格医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小分子抗肿瘤靶向抑制剂RGT-419B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合源生物自主研发BCMA CAR-T新药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2022年3月25日,合源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候选产品HY027完成其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中的首例受试者给药。
Cancer Discov:抑制细胞内检查点PTP1B可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免疫检查点:酪氨酸磷酸酶PTP1B,可能被用于癌症治疗。它们表明,通过抑制T细胞中的PTP1B,可以调动身体对癌症的免疫反应,从而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