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西北大学团队发现,精神分裂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预想的不一样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获得了精神病神经基础理解的里程碑式发现——与抗精神病药物相结合调控纹状体输出并不是D2R,而是D1R。

2023-07-25

STTT:浙江大学黄河团队综述“炎症衰老”分子机制与“防衰”干预策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重要任务。衰老是人体内各种分子、细胞和器官损伤逐步积累的结果。尽管不同个体之间衰老差异很大,但衰老过程普遍伴随慢性炎症、免疫系统与器官功能障碍。

2023-06-12

JCI Insight:科学家识别出开发人类类风湿性关节新型疗法的潜在蛋白药物靶点—TAp63

来自千叶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甲氨蝶呤能靶向作用CD4+T细胞中的肿瘤蛋白p63(TP63)。研究者Suto说道,我们非常热衷于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基因表达情况。

2023-06-02

双重CRISPR疗法+长效逆转录病毒药物,清除体内HIV病毒

该研究表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CCR5基因,并靶向HIV-1病毒的LTR-Gag,结合长效缓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LASER ART),能够在约60%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完全清除

2023-05-04

《神经病学》:药物竟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萎缩!

本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抗Aβ药物会明显加速大脑区域的体积变化,且对大脑各区域的影响取决于药物类别。 分泌酶抑制剂对海马和全脑体积变化具有较大影响,而单克隆抗体对脑室扩大的影响较大,且导致ARIA频

2023-04-20

III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白内障术后镇痛,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疗效显著!

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已于今年1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并获得受理。

2023-04-11

小核酸药物:miR-186是开发基于miRNA的血管生成肿瘤疗法的一个有前途的靶点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主要依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被定义为从先前存在的血管发展出新的血管。

2023-03-31

Commun Biol: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成功运输肺癌治疗性药物的新型肽类

来自美国SRI International公司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设计并优化了一种新型肽类(包含两种或更多氨基酸的分子)来使其扮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的运输工具。

2023-02-16

专家提醒:镇咳,规范治疗有备无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发布,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等多方面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2023-02-24

重塑抗氧化和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戴建武、陈艳艳再生医学团队设计了一种与“花粉”IRF-5SiRNA结合“纳米花”Mn3O4的集成纳米酶,为在脊髓损伤后抗氧化和抗炎的组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