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新模型首次揭示了CRISPR-Cas9的DNA切割行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的模型,它建立了一个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如何运作的定量框架,并允许他们预测在哪里、以何种概率以及为何会发生靶向错误,即脱靶。这项研究使我们首次对当今最重要的基因编辑平台背后的机制有了详细的物理了解。

2022-03-30

Nature: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可影响大脑活动并导致焦虑行为

动物行为受环境中各种感官和分子因素的影响。胃肠道是受环境分子影响的一个主要部位,在这里,饮食成分被微生物群化学转化,肠道衍生的代谢物扩散到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器官。前期研究表明,在小鼠中,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行为,调节肠道和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产生,并影响大脑发育和髓鞘形成模式。目前,尽管介导肠-脑相互作用在体液或神经元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2022-03-24

PLOS Pathogens: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HIV更具毒性...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逆转录病毒,它会大量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使患者经过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AIDS)患者,最终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毒(HIV)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即HIV-1和HIV-2。前者的毒性更强,感染了全球绝大多数病例。数据显示,HIV-1影响了全球超过3800

2022-03-12

Science: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抗抑郁分子

  裸盖菇素是从毒蘑菇中提取的天然致幻剂,多项研究证实其具有治疗抑郁症的潜力,并于201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治疗重度抑郁症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然而如何将抗抑郁作用与致幻作用分离尚存在难点。我国科学家基于致幻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一类无致幻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分子,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标题为“Str

2022-03-01

重度抑郁症(MDD)新药!Sage/渤健zuranolone联用标准抗抑郁药物启动治疗:服药3天,迅速缓解抑郁症状!

zuranolone是一种口服神经活性类固醇(NAS)GABAA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PAM)。

2022-02-17

Cell:临床前研究发现肠道真菌影响神经免疫和社交行为

根据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驻留在肠道中的一组特定的真菌可以保护肠道免受损伤并影响社交行为。他们揭示了一组新的分子信号,将肠道中的真菌与它们在整个身体中的宿主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和神经元)联系起来。

2022-02-21

Biological Reviews:发表胚胎行为和生理生态学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杜卫国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Richard Shine在Biological Reviews上发表题为The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embryos: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life inside an egg

2022-02-21

JAMA Psychiatry:年轻人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会增加日后痴呆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研究告诉我们,精神(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需要被呵护。根据最近一次中国覆盖31个省区市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群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6.8%,12个月患病率是3.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按这个患病率估算,我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人患有抑郁障碍;而焦虑障碍患病率在调查的七大类精神障碍中最高,成人终生患病率达7.

2022-03-02

Nature子刊:抑郁症或与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来自哈佛Broad研究院和MIT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较低频率的抑郁症发作或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降低34%以及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3%有关,这与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和基因遗传易感性无关。

2022-02-27

Nature:科学家绘制出炎症的行为性免疫图谱

  尽管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构建健康以及疾病组织的细胞景观图,但现在科学家还不能描述细胞不断改变的生化特性及其下游的动态情况。近日,西班牙国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在《Nature》发表了题为“Behavioural immune landscapes of inflammation”的文章。研究人员使用4D活体成像记录了几十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