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ome:发文阐述肠道微生物在抗抑郁药治疗中的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优化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液代谢组的抗抑郁治疗策略,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揭示抑郁症的肠道菌群紊乱与外周系统紊乱机制
代谢紊乱与抑郁症的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观察到MDD患者血浆精氨酸水平显著下降,并发现精氨酸及其代谢物瓜氨酸、鸟氨酸和脯氨酸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Nat Hum Behav | 多做这个亲昵的小动作,数百项研究证明可以减轻焦虑、疼痛、抑郁
该研究描述了一项预先注册的大规模系统回顾和多水平、多变量荟萃分析,以解决这一需求,并提供定量证据,以证明触摸干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哪些调节因子会影响干预的效果。
JAMA子刊:口服抗凝剂与抗抑郁的SSRIs同时使用,与大出血风险增加33%有关!
研究发现,同时使用SSRI和OAC的患者应考虑大出血风险,尤其是在联合使用的前几个月。但是大出血风险并不意味着停止使用SSRI或OAC治疗,可以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大出血风险,比如选用风险较低的DOAC。
最新研究表明:喝酒易脸红的人衰老更快且更容易抑郁
不过结合目前的各项研究,对于携带ALDH2*2突变的人喝酒脸红人士来说,最好是滴酒不沾,而且还要赶快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延缓自己的衰老吧!
Nature揭秘:“迷幻蘑菇”能使人脑的同步性丧失,从而改变大脑的连接模式,有助于治疗僵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成瘾和抑郁
Siegel 等人发现,迷幻蘑菇中的主要精神活性分子——裸盖菇素能使人脑的同步性丧失,为理解裸盖菇素在急性和长期影响下改变大脑功能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多项研究表明:吃饭太快不仅容易胖,还更容易抑郁、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疾风般的用餐习惯潜藏着对健康的多重隐忧,尽管其与抑郁症之间的具体关联尚待深入探索,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已然被证实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的幕后推手。
崔一卉团队揭示“压力感应细胞”在慢性压力动物的抑郁情绪发生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崔一卉团队揭示了mLH与LHbM中各自存在一小群压力编码的“起始细胞”,构成了整条LH-LHb环路中的核心功能单位,在慢性压力过程中主导了抑郁的发生。
《JAMA·精神病学》:科学家首次发现,加速间歇性TBS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症状,且大幅缩短治疗时间
这是首个BD患者进行aiTBS治疗的试验。研究发现,aiTBS对处于抑郁发作时期的难治性BD患者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效果,5天治疗即可以使50%的患者达到缓解。
Cell子刊:贾伟/刘铁民/郑晓皎团队揭示肠道细菌缓解抑郁症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显著紊乱,且伴有高香草酸下降,长双歧杆菌可以直接产生高香草酸,而肠道罗斯拜瑞氏菌虽不产生高香草酸,但能够促进长双歧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