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发明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
6月29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发明的“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 糖原酸酯是有机合成工业中的重要中间原料,为解决目前糖原酸酯制备方法中对环境污染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该所研究人员将溴代糖溶解于乙腈或二氯甲烷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碳酸氢钠和醇和4?分子筛,在25~40℃下搅拌反应,得到糖原酸酯。 本发明具有污染小、成本低、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等优点。
成都生物所完成脱落酸高产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3月8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在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协作下,该所完成了脱落酸高产菌株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 TBC-A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工作。 B. cinereaTBC-A是成都生物所经过多年改良筛选及系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落酸高产菌株。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4日成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用于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 24日下午,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代表科技部正式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
成都生物所发明伊枯草菌素A的制备方法
日前,成都生物所“一种新的伊枯草菌素A及其同系物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伊枯草菌素A及其同系物,主要来源于芽孢杆菌属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病性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植物和动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尤其具有强烈的抗真菌活性。但由于其发酵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成本高、控制难度较大等问题,制约了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
成都生物所发明粉防己生物碱的制备工艺
粉防己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脑、肾缺血,抗高血压,抗炎,抗肿瘤多药耐药性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经制成多种制剂。现有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提取率低、溶剂损耗大、成本高、操作步骤烦琐等缺点。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粉防己生物碱制备工艺,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成都市二医院“诚信预付制”服务 缓解看病难
四川新闻网健康频道讯(廖嘉)去医院看病,就诊流程通常是从挂号开始,然后找医生看病、检查,最后划价缴费,排队取药……就诊流程十分繁琐,花费时间又长,导致看病难。4月1日起,成都市二医院有关部门经过亲身体验和可行性调研后,针对这样繁琐的就诊流程,推出“诚信预付制”服务,减少病人排班频次,缩短就诊时间,进一步方便病人就医。过去看病,耗时耗精力今天因为喉咙不舒服的刘晓渝大姐来成都市二医院看病。
成都12亿元打造40万亩种业基地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中心预计投资12亿元在四川彭州市兴建西南分中心及产业转化基地,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种苗培育、基因筛选试验、生物技术试验圃、生物技术释放基地、作物原种研究基地等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作物新品种培育。 按照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产业倍增”的目标,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端种业。
世界500强罗氏制药西部运营中心在成都启动
全球最大生物技术公司、世界500强罗氏制药在成都设立的西部运营中心昨日启动运行,这是罗氏制药在中国的首个区域运营中心,负责管理罗氏在西部10省、市、自治区的业务。罗氏制药中国西区总监段炼称,通过与华西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该公司在中国上市的新产品将在成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罗氏制药昨日还在成都宣布启动“志行西部”战略,将携手中国西部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在西部地区推行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
Zoologica Scripta:成都生物所树蛙属的系统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树蛙属(Rhacophorus)目前有80种,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南亚包括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分布区域的广泛性和该类群个体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大部分物种生活于树林中),该类群的物种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物种的地位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