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工具Repair-seq可用于改进CRISPR基因编辑
在第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Britt Adamson、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教授Jonathan Weissman、之前在Editas Medicine公司工作的Cecilia Cotta-Ramusino及其同事们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Repair-seq的新方法,它详细地揭示了基因组编辑工具如何发挥作用。
Cell Rep:科学家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全器官成像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来揭示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机制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命史;文章中,研究人员结合了他们在全器官成像和前列腺癌方面研究的专业知识,追踪了胰腺癌细胞如何生长成为肿瘤病扩散到其它器官中;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在一种能准确模仿真实生活的疾病环境中来研究前列腺癌细胞的行为和特性。
《自然》:数肿瘤里的T细胞,这个工具太好用了!
近几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不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会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这种现象主要与肿瘤抗原水平和T细胞数量(免疫浸润程度)有关[2]。尽管肿瘤抗原水平已经可以从全外显子测序(WES)数据中估计出来,但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数量的预测仍然需要额外的样本数据。近日,英国伦敦大
研究实现气溶胶颗粒多组分生物组织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磷脂、氨基酸、寡糖等生物分子的成像。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黑碳和柴油发动机颗粒等碳质气溶胶,通常是PM2.5等复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大气颗粒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追踪真实的气溶胶粒子多种成分的体内行为十分重要,但由于其复杂性,现有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靶向NKCC1在脑疾病中的药理工具
进口氯离子NKCC1和出口氯离子KCC2是神经元氯离子浓度的关键调节剂。NKCC1/KCC2表达缺陷与多种脑疾病相关。
Blood:开发出一种能诊断胃部淋巴瘤的新型成像工具 准确率高达97%!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成像技术来监测MALT淋巴瘤(一种淋巴系统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或能为患者节省许多胃镜检查;研究人员通过PET/MR以及使用针对特定细胞受体的PET示踪剂就能实现对靶向组织的高精度成像。
Cell Rep:新型成像技术或能揭示乳腺癌的“致命弱点”
来自Garva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模型中调查了一种新方法,这或许有望在乳腺癌开始扩散时就有效对其阻断。研究者指出,利用实时成像技术,他们就能确定转移性乳腺癌发生的脆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