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致病菌或能利用肠道粘液层中的唾液酸来感染宿主机体肠道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组成肠道粘液保护层一部分的糖类唾液酸或能助长肠道内的致病菌的生长和增殖。

2023-07-12

50万人随访10年发现,最大程度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的运动组合模式不同

运动,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它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死亡风险方面的获益是很实在的。

2023-09-19

BMJ重磅研究:多达18%的感染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

近期,关于“二阳”的话题在热搜中成功霸榜,身边一些年初的“天选之子”也被新冠“查漏补缺”了,晒出了阳性两条杠。也有不少伙伴表示,

2023-06-08

吃蔓越莓制品真的可以预防女性尿路感染

来自弗林德斯大学和韦斯特米德儿童医院的医学科学家旨在更新这些结果,通过考察50项包括近9000名参与者的近期试验,他们确定了蔓越莓制品的有效性。

2023-06-09

J Immunol:揭示利什曼原虫劫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建立感染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利什曼原虫是如何隐藏在体内导致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的。这些微小的寄生虫由受感染的沙蝇携带。利什曼病被认为是一种热带疾病,每年有

2023-06-29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研究显示,对HBsAg阳性人群积极开展肝癌筛查,可显著降低肝癌死亡风险

虽说在研究开展时,早期HCC患者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还用不上靶免联合方案,但通过筛查实现早诊早治显然是好的,在首轮筛查中确诊的患者,因癌死亡风险就较未经筛查确诊的患者下降26%(HR=0.74,多因素校

2023-09-06

“痛经”的原因找到了:细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项研究通过证明子宫内膜的梭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了解了EMs的发病机制:梭杆菌感染激活TGF-β信号,诱导TAGLN表达,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梭杆菌优先感染部分患者子宫内膜的原因尚不明确

2023-06-21

JAMA:每天一杯含糖饮料,肝癌风险或增加85%,10万人21年研究

近年来,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以及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含糖饮料的消费也被

2023-08-10

BMJ: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学历影响健康,学历越高死亡风险越低

这项研究首次评估了中国教育不平等在死亡率上的代际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从1940年代到1970年代,死亡率的教育不平等性有所扩大,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在所有年代中,社会经济、行为和代谢因

2023-07-26

《柳叶刀》子刊:咖啡或是预防痴呆、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利武器,这类人风险减低4-8倍!

“当美酒奇遇咖啡,风味于舌尖上,交织一场奇妙之旅。“”香,大而化之,酱香典范,回味悠长;柔,酱香白酒融入丝滑厚奶,香醇浓郁“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