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ur Heart J: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预测远期死亡更佳

欧洲一项研究表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预测远期死亡的准确性优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论文7月2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此项研究共纳入1117例非选择性急性胸痛患者,并以设盲方式同时采用三种新型方法和一种传统方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就死亡状况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随访期间共有82例(7.3%)患者死亡。

2013-07-11

JCI:FoxO1转录因子或成糖尿病性心肌病治疗新靶标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在糖尿病中,不能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来解释的心肌疾病。心肌壁内微血管病变、血管周边间质纤维化可能是产生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的原因。 该病在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之基础上引发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出现亚临床的心功能异常,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

2012-11-18

Cell:研究心肌干细胞或为开发心力衰竭的疗法提供希望

显微镜下的干细胞。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King's College London) 2013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位于人类心脏中的一系列干细胞的天然再生能力,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干细胞或许可以帮助那些因为心脏病发作而导致心衰患者的机体修复以及肌肉组织的再生...

2013-08-17

Lancet:世界首次利用干细胞治疗再生出健康心肌

来自Cedars-Sinai心脏研究所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给病人注入他们自己的心脏来源细胞有助于受损心脏再生出健康心肌。 心脏病发作会在心肌留下疤痕。对接受实验性干细胞治疗的病人而言,这种疤痕大小显著地减少,而且健康心肌发生相当大的增加。 在接受干细胞治疗一年后,接受细胞治疗的病人心脏中疤痕大小减少24%到12%不等(平均下降率约50%)。而没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对照组病人心脏中疤痕大小没有减小。

2012-11-18

JAMA:短期接触空气污染物与心肌梗塞风险的增加有关

2月1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综述及对先前研究的荟萃分析披露,短期接触(多至7天)臭氧除外的所有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与心肌梗塞风险的增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人们在50多年中一直怀疑,不时接触高度污染的空气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与显著的发病率有关。这些国家有着高度的污染水平。

2012-11-18

Eur.Heart.J:何奔等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

近日,《欧洲心脏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心脏病学的重要问题,缺血的心肌在血管开放后导致了比血管闭塞时更严重的急性损伤,临床上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坏死面积扩大,心脏破裂甚至死亡。

2012-11-18

J Cell Mol Med:microRNA-24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MI)后心肌纤维化已被确定为是心脏衰竭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参与心脏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失调的miRNA众所周知,但miRNA在调节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早期研究观察到纤维化和心肌肥厚的miR-24表达之间的关系,近日,研究人员在J Cell Mol Med杂志上发表研究评估miR-24是如何调节心肌梗死后纤维化的。

2012-11-18

PNAS:年轻人心肌细胞可以再生

年轻人心肌细胞增殖促进了出生后心脏生长。其结果发表在了2013年1月7号至1月11号的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 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年轻人(婴儿、儿童、青少年)能够产生新的心肌细胞。这些发现驳斥了长期公认的观念:出生后人类心肌增长只是单一的现存细胞的扩大(而不是心肌细胞数量的增长)。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提高了科学家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再生治疗损伤心肌的可能性。

2013-01-25

PNAS:抑制炎症阻断心肌纤维化

心脏病发作后的组织损伤往往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加州大学Davis分校(UC Davis)的一项新研究,通过抑制一个促炎症的酶阻断了上述组织损伤,此外研究人员还确定了其中的分子机制。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是组织修复相关免疫应答中的关键成员,不过在心脏病发作后,这种酶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影响。

2013-04-01

JAMA: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刺激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

据发表在5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稳定型冠心病及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可降低MSIMI发生率。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有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已经确认情绪压力是冠心病(CHD)及其它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子” 。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