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irculation:血液癌症基因或是有效预防个体心力衰竭发生的关键

2017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格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当个体心脏病发作后,其机体中损伤的心肌组织中Runx1基因的表达水平会明显增加。研究者表示,增加Runx1基因活性能力有限的小鼠往往会受到保护而低于不利改变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图片摘自:University of Glasgow冠心病是引发全球人

2017-10-17

Nature:研究发现阻断Hippo通路可逆转重度心力衰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和中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心脏的一种之前未被识别的愈合能力。在小鼠模型中,他们能够通过沉默Hippo活性来逆转重度心力衰竭。Hippo信号通路能够阻止心肌再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0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ppo pathway deficiency reverses systolic heart

2017-10-07

阻断Hippo通路可逆转重度心力衰竭

图片来自CC0 Public Domain。2017年10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和中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心脏的一种之前未被识别的愈合能力。在小鼠模型中,他们能够通过沉默Hippo活性来逆转重度心力衰竭。Hippo信号通路能够阻止心肌再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0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p

2017-10-05

微创人工瓣膜移植治疗严重心脏衰竭取得成功

2017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心血管专家们开发出了一种经导管的二尖瓣移植手术,能够用于治疗患有严重心脏衰竭以及人工瓣膜功能丧失的患者(目前该疾病被认为难以治愈或患病风险极高)。该技术的成功开发有助于提高上述患者的心脏功能。 (图片摘自www.pixabay.com)未来,这一技术或许能够成为治疗人工瓣膜功能失活患者群体产生的严重心脏功能衰竭症

2017-09-14

端粒长度与心脏衰竭之间的关系

2017年9月9日/生物谷BIOON/---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有四个端粒。端粒覆盖在染色体的末端,保护其不被降解或与临近的染色体融合,就像是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保护其不散开一样。虽然正常的端粒都有一定的长度,但研究者们首次发现心脏衰竭患者的心肌细胞中的端粒出现明显的缩短现象。这项研究是由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t

2017-09-09

传统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奇效

2017年8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者们主导了一项有关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类特殊的中药疗法能够有效恢复肾脏功能,清除积血,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延缓肾脏功能的恶化。整体的治疗效果达到了72.7%。这类特殊的中药疗法包括淫羊藿、大虫草、丹参、川芎以及大黄。这些药物能够提高肾脏的温度,保护患者的肾脏、肝脏以及促进血

2017-08-26

心力衰竭患者可安全放心服用阿司匹林!

2017年8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研究都非常关注阿司匹林在治疗心力衰竭上的安全性,近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CC: Heart Fail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CUMC)的研究人员就发现阿司匹林在治疗心力衰竭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文章中研究人员对2300多名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每天服用阿

2017-08-01

《美国心脏病学会学报》:研究人员发现常见心力衰竭药物新机制的潜在功效

 β受体阻断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预防儿茶酚胺类物质对心脏的轰击,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过度激发和压迫。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对β受体阻断剂药物有回应,具体原因不明。目前,天普大学路易斯卡兹医学院(LKSOM)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工作中发现,β-肾上腺素能受体3(β3AR)-一个新的β阻断剂靶标-它的机能紊乱会导致心肌保护磷脂的相应降低。鞘氨醇1-磷酸

2017-07-05

ESC Heart Failure:心脏衰竭可能是由于肠道微生物的缺陷导致的

2017年7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心脏衰竭患者的肠道缺乏某一类特定的微生物。来自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提供的证据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肠道微生物与心脏衰竭疾病发生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心脏衰竭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例如,在心脏衰竭发生过程中,肠道内的血液供给将明显下降,小肠壁变得更薄且易于穿透,因此肠道微生物容易由此进入血液中。此外,科学家

2017-07-12

常用治疗心脏衰竭药物新作用机制

2017年7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B-阻断剂被认为是治疗心脏衰竭的主要药物,能够抑制由儿茶酚胺引发的心脏过度兴奋而导致的病变。然而,并非所有心脏衰竭患者都对b-阻断剂产生反应,这一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如今,来自Temple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b3AR受体(一类b-阻断剂的新型靶点)的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类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磷脂的缺失可能是其中的原因。这类分子叫做S1P,它能够帮助心脏细胞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