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傅雄飞团队揭示生物“迁徙淘汰”病毒新机制

普遍观点认为,宿主的运动会加速病毒的传播。但也有生态学研究表明,宿主的运动对病毒传播起到抑制作用,北美帝王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观察显示,那些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帝王蝶相较于不迁徙的同类,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

2024-12-20

FASEB J:揭示生物钟调节机体炎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LRP3炎性小体的生物钟时间或许依赖于机体线粒体的功能,并能通过昼夜节律基因Bmal1来进行驱动。

2025-01-09

Nature Cancer:张泽民/程斯进团队解析单细胞尺度下结直肠癌肿瘤环境分型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人类肠道组织单细胞图谱,揭示了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亚型和转录组变化,为解析结直肠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4-08-22

Anal Chem: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堆叠阵列芯片,能成功模拟人体内的复杂炎症环境

本研究成功在堆叠阵列芯片上构建iDILI模型,可有效区分致特发性与固有性肝损伤的药物。以尼美舒利为例探究机制,发现其通过激活TNF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等引发肝损伤,且炎症与药物处理存在动态平衡。

2025-01-30

Cell:北京大学陈鹏团队等开发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同时招募多种免疫细胞靶向实体瘤免疫环境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多模态和可编程平台——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该平台能够将多个治疗模块集成到单一药物中,从而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内实现多种免疫细胞的同时招募以及向肿瘤的靶向结合。

2024-11-10

梳理肠道微生物组最新研究进展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

2024-08-30

李兰娟团队研究证实,食物和空气来源的/纳塑料会损害肝脏

结果表明,食源来源的PLA MNP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肠道-肝脏”轴并诱导肝毒性,而空气传播的PLA MNP可能影响“气道微生物群-肺-肝脏”轴并导致肝毒性。

2024-07-02

刘陈立/赵国屏:开拓“定量合成生物学”新范式,驱动复杂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

合成生物学需要发展更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提供指导—合成生物学有必要向定量合成生物学的新高度上升。

2024-08-01

生物改造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大会在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

7月14日(周日)9:30,生物改造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大会在北京·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置业昌平中心(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盛大召开。

2024-07-14

母乳微生物可以守护宝宝健康!Cell Host Microbe揭秘母乳微生物群与儿童哮喘、过敏及母体基因组之间的紧密关联

本研究发现,母乳微生物群(HMM)与儿童哮喘及过敏致敏紧密相关,如特定微生物和代谢途径可影响疾病风险。同时,母体基因组与HMM存在关联并影响其组成,这为理解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