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生物uORF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eterminants of genome-wid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uORFs in eukaryotes”的论文,系统解析了真核生物uORF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差异分布形成的驱动力,以及u

2021-02-22

塑料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微塑料(Micro Plastic),一般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新型载体。200年,微塑料的概念被提出,海洋、土壤等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环境风险逐渐受到关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业地膜的使用,农田中微塑料广泛存在,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植物生长等均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究微塑料在农作物

2021-03-18

生物:西奥罗尼胶囊获批临床试验

  2月9日,微芯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产品名称为西奥罗尼胶囊。西奥罗尼是公司自主设计和研发的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化学结构体,属于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属于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可选择性抑制Aurora B 、 CSF1R 和VEGFR/PDGFR/c-Kit 等多个激酶靶

2021-02-10

研究通过计算机蛋白质设计实现温和条件下塑料的生物降解

塑料工业在给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导致大量废旧塑料垃圾的产生。由于其固有的硬度、强度、耐用性及稳定性需求,废弃塑料制品无法自动降解,长期暴露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塑料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填埋和焚烧,这种“生产-废弃-处理”的单向过程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无法从源头解决“白色污染”问题。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Richard C.Th

2021-01-24

喀斯特稻田土壤生物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2021-01-14

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究员蔡林涛,与集成所副研究员徐天添、研究员吴新宇等合作,在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微纳生物机器人是微纳尺度的类生命机器人,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机器人属性,能够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微观区域,有望革新传统医学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然而,如何构建具有自主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采用磁、光、声等外场操纵和内

2020-12-15

中国研究人员完成淡水超藻全基因组测序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调控作用。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其对富营养

2020-08-12

研究发现新的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门控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杨建和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团队合作,在解释真核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门控分子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CNG离子通道主要分布在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视觉神经传感和嗅觉神

2020-06-04

基于流控纸芯片的环境与生物分析研发取得系列进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生物分析与医学诊断技术可直接造福人类健康与疾病治疗。目前,环境与生物分析都亟需更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即时的分析传感方法。微流控纸芯片的发展为构建新型分析平台提供了思路,尤其是在环境监测和医学诊断方面,纸基装置的低成本、高效便捷等优势有利于快速分析检测,因此,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成为

2020-06-10

中信湘雅联合生物首次发表基于国产单分子测序平台的微量细胞研究成果

近日,由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以下简称“中信湘雅”)林戈课题组和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迈生物”)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预印本服务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题为Accurate CNV identification from only a few cells with low GC bias in a single-molecule s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