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研究人员完成淡水超微真核藻全基因组测序

  1. 基因组

来源:南京地理所 2020-08-12 08:25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调控作用。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其对富营养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调控作用。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其对富营养化湖泊的适应及进化机制尚未得到阐明。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史小丽团队基于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及划线分离法获得Mychonastes homosphaera藻株,并对分离自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巢湖的超微真核藻Mychonastes homosphaera进行PacBio三代测序,首次完成湖泊超微真核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揭示Mychonastes homosphaera对富营养化湖泊的进化及适应机制。
该研究利用PacBio三代测序技术对Mychonastes homosphaera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得5.8 Gb有效序列,组装出Contig N50 为2 Mb的24.23 Mb基因组序列。基因组注释结果显示,20.13%的序列为重复序列,蛋白编码基因6649个。基因组相关代谢通路构建结果表明,Mychonastes homosphaera不仅有高效的营养及光能利用机制,还具有特有的低温适应机制,阐明了其在巢湖冬季优势的机理。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Mychonastes homosphaera和其他藻类基因组中油脂合成代谢途径基因的组成和拷贝数,解释了Mychonastes homosphaera高油脂含量的原因,认为广泛的碳源选择、高效的光合速率和旺盛的生长速率,让Mychonastes homosphaera成为微藻能源生产的潜力藻种。该研究还发现,Mychonastes homosphaera基因家族基因间隔以及内含子数目的减少,揭示了藻类进化过程中Genome streamlining现象。
该研究为藻类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助于藻类适应和进化机制研究,进一步阐述超微藻在湖泊系统中扮演的生态角色。(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