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揭示树突状细胞内源性PTPN22负向调节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对于免疫原性较高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B16.SIY),PD-L1抑制剂在PTPN22野生型小鼠中已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在PTPN22 cKO小鼠中的额外治疗效果有限,不过生存率有所提高。
2024-11-21
功能失调的脂肪细胞通过YAP/ taz依赖性癌症相关脂肪细胞转化促进肿瘤进展
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癌症相关脂肪细胞转化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乳腺癌和结肠癌模型中的意义。此外,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瞄准脂肪-肿瘤微环境,特别是对于代谢失调的患者,如肥胖和糖尿病。
2024-05-27
《循环》:降压,还是得运动上强度!UCL团队发现,将21分钟久坐替换成跑步或爬楼梯,可显著改善血压
对来自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成年人进行连续一周的全天活动量监测后发现,在一天中,如果我们把久坐的时间拿出21分钟来替换成跑步或者爬楼梯等高强度活动,就与血压明显改善相关。
2024-11-25
《自然·免疫学》:胆固醇,能给抗肿瘤免疫“加油”!最新研究发现,“胆固醇动员”是经典树突状细胞成熟和激活抗癌免疫应答的基础
研究者们也在实验中证实了AXL抑制剂(bemcentinib)的抑癌效果,而且有些意外的是,对AXL抑制剂抑癌作用影响更大的竟然是CD4+T细胞,但CD8+T细胞也同样不可或缺。
2025-01-26
bioRxiv:科学家开发出遗传定义的类器官模型,有望揭示驱动鳞状细胞肿瘤进化的机制并识别潜在的疗法脆弱性
本文研究揭示了UASCC早期进化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分子程序,并建立了遗传定义的类器官模型来作为发现机制和治疗手段的有价值强大工具。
2025-02-14
Nat Cancer | 张泽民/程斯进团队合作解析单细胞尺度下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分型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人类肠道组织单细胞图谱,揭示了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亚型和转录组变化,为解析结直肠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4-08-18
上海交大凌代舜/李方园团队开发人工代谢酶,用于肿瘤细胞特异性代谢治疗
该研究在癌症治疗中引入了一种创新范式,通过人工代谢酶的干预,肿瘤细胞在代谢上被重新编程,以自主调节并直接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用于肿瘤细胞特异性代谢治疗。
2024-08-07
Nat Immunol:缪小平/田剑波团队绘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遗传调控图谱并揭示其作用模式及早筛应用价值
这项研究明确了机体胚系遗传变异在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中的作用,提供了最全面的肿瘤免疫浸润遗传调控图谱,揭示了胚系变异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反应在肿瘤发生和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4-09-11
Immunity:剔除regnase-1酶或能促进机体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的功能失调,而且靶向作用Regnase-1或能增强活性NK细胞的持久性,从而用于癌症免疫疗法。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