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iatry:年轻人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会增加日后痴呆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研究告诉我们,精神(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需要被呵护。根据最近一次中国覆盖31个省区市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群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6.8%,12个月患病率是3.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按这个患病率估算,我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人患有抑郁障碍;而焦虑障碍患病率在调查的七大类精神障碍中最高,成人终生患病率达7.
研究显示年轻女性中风可能性高于同龄男性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近期报道《研究显示年轻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中风》。报道摘要如下:35岁以下女性患中风的风险比同龄男性高,而罹患脑部血管堵塞造成的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更是高出44%。研究人员对关于中风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十几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之后,将上述结论发表在美国《中风》双月刊上。研究人员在总结了2008年1月至2021年7月发表并被世界上最大的在线研究数据库
Sci Immunol:在年轻宿主机体中激活免疫系统或会导致T细胞耗竭 从而抵御癌症免疫疗法的治疗效应
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年轻宿主机体中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或能驱动T细胞耗竭,从而就会对抗癌症免疫疗法。
柳叶刀:癌症已成为年轻人第四大死因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相对于老年人,年轻癌症患者往往被忽略,然而,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癌症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的癌症发病率近些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全球多中心研究人员联合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Oncolog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global burden of
Science子刊:年轻时吃糖太多会损伤大脑,并诱发精神疾病
糖是甜味的直接来源,它不仅能让食物更为可口,同时也是身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而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奶茶、蛋糕亦或是可乐都含有大量的糖分,给我们带来“甜”的感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糖类的消费量也在迅速增长,这不仅导致了肥胖率飙升,还增加了许多健康风险,例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等,还会加速衰老,甚至促进癌症。此外,青少年的糖类摄入量和精神障
他对自己进行基因治疗逆转衰老,并在论文中宣称年轻了28岁
在电影《普罗米修斯》中,亿万富翁维兰德耗费巨资,不惜代价找到创造地球生命的“工程师”,只为寻求长生之钥,讽刺的是,他也因此而死。现实世界中,从古至今,人们也从未放弃对长寿长生的追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如何延长寿命或逆转衰老,人类似乎也距离理解寿命的真谛越来越近。近日,Rejuvenatio
年轻血液能让老年小鼠返老还童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年龄相关的慢性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个常见的衰老标志是,细胞慢慢失去产生新的健康细胞来修复损伤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有逐渐变弱、萎缩、修复能力减弱的趋势,而将年轻个体的血液移植给老年
《自然》子刊:年轻血液中的确有不老密码!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外囊泡的年龄相关变化会导致衰老干细胞中长寿蛋白
犹记得几年前,“换血逆转衰老”的新闻着实大火了一阵,甚至还开展了输血抗衰老的临床试验。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事情大概没这么简单,换血可能是“麻烦又难以奏效”的逆转衰老的方法。搞清楚现象背后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最近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肌肉衰老方面,输注年轻血液带来的
南非医院数据揭示新冠Omicron毒株有多危险:病例激增,呈年轻化,但死亡率、重症率暂未上升
自11月24日,“最强”新冠突变株B.1.1529(即Omicron毒株)首次公开以来,引发了全球性关注,由于其刺突蛋白携带有大量的突变,且自南非发现首例Omicron病例以来,当地新冠感染病例急剧上升,令外界担忧它是不是最强新冠毒株?据最新消息,香港确诊了第四例Omicron突变体感染者,好在其仅在机场禁区停留,没有向社区进行扩散。英国目前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