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Nature同日发文,50年生物学难题迎来两款AI产品破局
蛋白质(protein)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独特的三维结构。在过去的50年里,“蛋白质折叠问题”一直是生物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尽管X 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技术的加入已经帮助确定了约10万种蛋白质结构,但与人体内数十亿已知蛋白质序列的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转折出现在2018年,曾开发了著名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202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重磅发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与新浪医药基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深度解读国家及地方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判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发布主题为“逐浪‘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202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以期为生物医药园区决策及业界提供智力支撑。一、契合“高质量发展” 对评估模型进行优化调整 升级为“八维”模型"十四五
植物内生及根际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内生、根际菌与植物宿主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微生态系统,这些与植物关联的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诸多生态学或生物学功能,使得植物内生、根际菌成为发现新颖活性天然分子的重要微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胜雄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内生、根际微生物资源的活性天然产物
美国FDA受理亿一生物Ryzneuta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正式受理亿一生物的Ryzneuta™(也称F-627)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药上市申请(BLA)。
真菌寄生雨生红球藻的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目前,雨生红球藻(Haematoccocus pluvialis)是被用来生产天然虾青素的重要藻种之一,但雨生红球藻在培养过程中易被一种病原真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is寄生(图1A)。因缺少真菌感染藻细胞机理的研究,研发人员难以制定高效科学的真菌污染防治策略,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监控藻的培
生防昆虫的非靶标效应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识别和鉴定入侵植物生防昆虫与本地生物存在的可能联系对预测生防昆虫所产生的间接非靶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生防昆虫可以通过表观竞争(调节共有天敌)或密度介导的利用性竞争(改变本地植物密度)来影响本地昆虫。尽管植物在被昆虫取食后会产生大量的诱导反应,但性状介导的利用性竞争(诱导本地植物的化学反应)是否会影响本地昆虫,进而产生间接的非靶标效应往往被忽视。中国科学院武汉
科学家提出解释生酮饮食理论模型新观点
生酮饮食是指高脂肪高蛋白,但极低碳水化合物水平的膳食模式,其脂肪含量很高,但减重效果十分惊人。尽管低碳饮食整体上效果良好,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模型称为“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CIM模型)。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