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胆汁酸和神经酰胺促进诺如病毒入侵人小肠细胞机制
2020年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诺如病毒(norovirus)是导致全球食源性疾病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病毒通过借用一种称为内吞作用的正常细胞过程来感染小肠细胞,其中细胞利用内吞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le acids
博际生物肿瘤靶向IL-15在美国完成第一例病人首次给药
博际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际生物”)今日宣布,由其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世界上第一个肿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BJ-001)已于2019年12月4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市的Next Oncology临床中心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病人首次给药,目前病人一切正常。BJ-001是由博际生物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世界首个肿瘤靶
顺铂神经毒性机制解密——由RIP3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所致
癌症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顺铂又名顺氯氨铂,为目前常用的金属铂络合物,抗癌谱广,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卵巢癌、睾丸癌及膀胱、食管、肺等部位的上皮细胞癌,是当前相当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对肿瘤的放疗亦有增敏作用。然而,在使用顺铂治疗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顺铂具有一些副作用,如恶性呕吐,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耳毒性。顺铂可以导致听力问题,例如顺铂在儿童高危
Lancet Neurol:大脑控制的外骨骼套装让四肢瘫痪的病人再次行走
2019年10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报道一名四肢瘫痪的病人借助一款正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的由大脑控制的机器人外骨骼套装(robotic exoskeleton suit)再次行走。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0月3日在线发表在Lancet Neu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exoskeleton controlled by an epidural w
病人体重可能会影响化疗药物疗效?
2019年7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刚刚进入市场,目前看来前景一片光明,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员敦促医生在开药前考虑病人的体重和肝脏状况。图片来源:PNAS这些药物被称为PI3K抑制剂,它们显着降低了癌细胞生存和增殖常用通路的激活。但在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的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小鼠中,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胰腺癌前病变的
上海九院成功救治一例小肠坏死病人
日前,患者老黄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了小肠小切除、回肠造口还纳术。这是他半年以来的第三次手术,如今终于告别医院,康复回家。据悉,这是上海九院普外科北部院区王剑副主任医师团队再次成功抢救了此类危重病人。2018年10月,57岁的老黄因为进食不新鲜扁豆腌肉饭后出现严重腹痛、腹胀来到九院北部院区治疗。本以为是小病,却不想该病来势汹汹。很快老黄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弥漫
病人对基因靶向药物的反应竟取决于癌症类型
2019年7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具有相同基因缺陷的癌症对靶向药物的反应因患者的肿瘤类型而异。这项研究将促使人们对精准医疗的思考发生改变,因为它表明,癌症患者的基因可能并不总是足以判断其是否会对治疗产生反应。图片来源:NIH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考虑基因缺陷和肿瘤类型的情况下设计临床试验,他们相信一些在一种肿瘤类型中"失败"的抗癌药物可以在另一种具有相同基因突变的肿瘤
靶向坏死性凋亡可诱导免疫系统杀死肿瘤
2019年6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每天,人体内数十亿个细胞通过激活一种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细胞自杀程序,以一种有序的方式默默死亡。但是,其他的细胞,通常在它们遭受病毒感染时,会选择更混乱、更暴力的形式: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即利用免疫系统攻击并杀死身体自身的细胞。近年来,生物学家已开始研究在癌细胞中激活坏死性凋亡是否会同样地诱导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如今,
这些特殊病人能让我们提前发现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100。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运动症状,包括手、头等静止时不自主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直,甚至姿势不稳等。而早在这些症状表现出来前,患者的大脑已经在发生改变。如何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干预,是治疗帕金森病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刊登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Neurology的一项新研究在患者大脑中找到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现我国头颈肿瘤病人致病新靶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健课题组通过大规模肿瘤病人外显子测序数据映射人类蛋白结构组,发展优化了AlloDriver方法,实现从临床样本中高通量且更加精准地识别驱动肿瘤发生的敏感靶标,并利用该方法发现了我国人群头颈部肿瘤(HNSC)的全新靶标PTPRK,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恶性肿瘤当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每年约有96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恶性肿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