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报道红藻藻胆体-光系统II复合体的原位冷冻断层三维结构

  海洋藻类为适应海底微弱的光环境进化出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捕光系统。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则是蓝藻和红藻位于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超分子捕光复合体, 具有高效捕获传递光能的作用。藻胆体捕获的光能进一步传递给镶嵌于类囊体膜内的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在这个重要场所进行电荷分离,利用光能分

2021-09-26

研究报道利用豹猫等中小型食肉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采集器”的新思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姚蒙和李晟课题组在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上发表题为“Generalist carnivores can be effective biodiversitysamplers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利用豹猫等分布广

2021-09-18

研究人员报道含氧杂环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柑桔果汁中的分布特征

 柑桔含氧杂环类化合物(oxygena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HCs)是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既包含柑桔特有的多甲氧基黄酮,也包括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香豆素类物质。OHC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功能作用。同时,OHCs均为桂皮酸途径的中下游产物,对其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柑桔中该途径的精细过程,解析

2021-09-08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研究报道新冠病毒新型潜在受体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主要病原体,它是继SARS-CoV和MERS-CoV之后第三种对人类具有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1]。研究表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介导SARS-CoV-2入胞的高亲和力受体,SARS-CoV-2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Spik

2021-09-08

Nature报道新型基因疗法开关——口服小分子,诺华已获技术授权

递送系统是决定基因疗法疗效的关键之一,虽然在向器官或组织中递送基因疗法方面有多种有效的方法,但成功递送并不是疗法发挥功能的全部。在靶器官或靶组织内,如何调节基因疗法的表达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过表达可能产生毒性作用,而表达水平过低则会导致疗法的治疗益处大打折扣。理想的解决方法是为基因疗法添加一个“开关”,能使疗法在特定情况下开启,控制其表达水平。费城儿童医

2021-08-29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在酶工程方向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志敏教授课题组在酶工程方向取得新进展,有关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以“Iterativeconformational dynamics-guided protein engineering reshapes biocatalystpropertie

2021-09-08

Nature子刊报道PD-1抗体“搭档”TIL疗法,挑战晚期肺癌疗效初显

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发起了一项评估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欧狄沃)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联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S)的Ⅰ期临床试验。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报道了该试验的研究结果。TIL与CAR-T、TCR-T等同属过继性细胞疗法。此前TIL疗法已在黑色素瘤、乳腺癌、宫颈癌、胆管癌、结直肠癌中展示出惊喜的抗癌

2021-08-29

自然子刊报道研究设计操作感知一体化的软体神经假肢手

近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朱向阳、谷国迎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赵选贺教授的合作论文“操作感知一体化的软体神经假肢手”(A soft neuroprosthetic hand providing simultaneous myoelectric co

2021-08-24

Nature子刊报道纳米材料精准生物靶向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李红昌课题组、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学锋课题组与高分子药物研究中心李洋课题组,发现纳米材料精准生物分子靶向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insic Bioactivity of Black Phosphorus Nanomaterials on Mitotic Centrosome Destabilization

2021-08-17

Cell报道胰腺癌治疗新突破:PD-1抗体+Pin1抑制剂+吉西他滨,可完全清除小鼠肿瘤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具侵袭性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PDAC对化疗、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都具有耐药性,这归因于其固有的肿瘤异质性、高度促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ME)。肿瘤异质性使肿瘤对旨在阻断单个通路的靶向治疗产生耐药性,因为作为一种代偿机制,多个通路通常同时激活和/或快速上调,特别是在PD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