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痛经”的原因找到了:细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项研究通过证明子宫内膜的梭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了解了EMs的发病机制:梭杆菌感染激活TGF-β信号,诱导TAGLN表达,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梭杆菌优先感染部分患者子宫内膜的原因尚不明确

2023-06-21

Sci Transl Med:清除机体特殊细菌或有望治疗女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来自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抗生素来靶向作用梭菌属(Fusobacterium)或能减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病变的形成。

2023-06-27

Cell Host & Microbe:揭示胎盘保护子宫内的胎儿免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来自南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这种抗病毒保护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3-06-26

科学家发现细菌感染会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发展,抗生素或成新疗法

研究者使用甲硝唑(MZ)和氯霉素(CP)两种梭杆菌属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了模式小鼠,发现无论是感染后直接给药,还是在异位病灶已经形成后才给药,都能不同程度地显著减少异位病变的数量和重量。

2023-06-20

Dev Cell:揭示蛋白Beclin-1通过调节自噬来调控子宫内膜重塑和妊娠的建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自噬蛋白Beclin-1通过调节自噬来调控动物模型中子宫内膜重塑和妊娠的建立。

2023-04-27

Nat Genet:深入揭示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遗传根源 或有望帮助开发出新型靶向性疗法

来自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发现了能增加女性患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的新的突变体。

2023-03-29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图谱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来自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绘制出了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而详细的分子图谱,其或有望帮助改善遭受该疾病折磨的数百万女性的治疗选择。

2023-01-28

NEJM:世界首例,在子宫内成功治疗未出生婴儿的罕见遗传病

目前还不清楚艾拉和其他接种这种治疗的患儿的长期情况如何,Jennifer Cohen 表示,她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希望在患者的一生中保持谨慎和监测,患者前五年的表现得情况非常关键。

2023-01-05

Immunity:绝经后衰老选择性地减少CD8 + T细胞数量,但增强人体子宫内膜的细胞毒性活性

近段时间,来自达特茅斯盖泽尔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调节CD8+T细胞对EM的细胞的作用机制展开了研究,以望能够开发保护绝经后妇女生命健康的治疗工具。

2022-11-28

能不能做试管婴儿,查查子宫内膜液或就明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可实现部分生育能力受限但有生育需求人群的生育目标。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