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肠杆菌人工膜囊泡外排系统的建立研究取得进展

 大的疏水分子,如类胡萝卜素,不能通过自然运输系统有效地从细胞中排出。这些产物在细胞内积累,影响正常的细胞生理功能,阻碍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细胞工厂类胡萝卜素的产量。因此,大型疏水分子需要一种新型的人工运输系统,帮助其运输至胞外。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毕昌昊带领的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员张学礼带领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团队进行合作,在大肠杆菌人工膜囊泡外排系统的

2019-10-22

Science子刊:结直肠癌药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发现将帮助更多的患者

2019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疾病,治疗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每个患者体内哪些基因突变的影响。一些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从一种名为西妥昔单抗的化疗药物中获益,尽管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计算生物学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首次发现了这些患者对西妥昔单抗产生反应的机制,这将有助于医生为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确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019-10-28

Gut:使用抗生素与肠癌风险相关

 近日,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但患直肠癌的风险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药的类型和类别。这些发现表明了一种风险模式,可能与肠道中不同位置微生物活性的差异相关,并重申审慎处方的重要性。2010年,全世界的患者共服用了700亿剂量的抗生素,相当于平均每人10个剂量。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组具有强烈且持久的影响,它会改变有益和有害菌的平衡。在该研究中,研究

2019-10-15

从不治之症到对“基因”下药:结直肠癌百年寻因路

 2018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餐厅,斯蒂芬· 埃斯特拉达(Stephen Estrada)先生和他相恋十年的恋人终于十指相扣,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婚姻殿堂。在场的亲朋好友为他们欢呼祝福的同时,也为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年仅32岁的埃斯特拉达是一名晚期结肠癌患者,四年前的一纸诊断使他们取消了原本已计划好的婚礼,而放、化疗的失败更是让这个年轻人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

2019-10-16

Gastroenterology:微生物组与肠癌发生的关系

2019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根据来自George Washington大学研究者们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患有结肠癌的患者体内的一种蛋白突变体阻断了调节细胞增殖和扩张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加了促进结肠癌发展的肠道微生物种群,这最终导致肠癌恶化的后果。这些发现表明了微生物组中细菌与结肠癌之间的联系。 “调查表明,年轻群体患结肠

2019-10-09

Nat Commun: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19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靶向性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图片来源:NIH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跨膜蛋白-1(NRP1)进行研究,NRP1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蛋白,其与癌症的进展,尤其是转移直接相关;研究人员在结直肠癌中鉴别出了两个新型的人类

2019-10-12

香港科技大学破解大肠杆菌素致癌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17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破解了人类体内大肠杆菌释放的“大肠杆菌素-645”引致大肠癌的机制,有助推动预防大肠癌的研究。据科大研究人员介绍,虽然人类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和调节免疫系统,但它们产生的大肠杆菌素是一种基因毒性化合物,能破坏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由于这种化合物浓度低、状态不稳定以及生物合成反应路径过于复杂,科学家一直难以

2019-09-19

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福音!默克Erbitux(爱必妥)获批一线治疗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2019年09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癌药Erbitux(中文商品名:爱必妥,通用名:cetuximab,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一线治疗RAS野生型(wt)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或

2019-09-29

如何降低人群患肠癌的风险?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

2019年9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7年肠癌是澳大利亚人群中第二大常见的癌症,而且50岁以下的人群的肠癌发病率正在上升,全球有高达35%的癌症可能都是由日常生活方式因素所引起的,那么怎么做才能降低人群患肠癌的风险呢?图片来源:The Conversation吃什么?基于目前的证据,高纤维饮食对于降低肠癌的风险非常重要,纤维分为两种:不

2019-09-30

我国科学家揭示环状RNA在预测II/III期结肠癌患者复发风险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约60%患者初次诊断时已发展为局部晚期(II/III期),即使手术顺利切除后仍有20-30%的复发风险。因此,对II/III期结肠癌患者的精确风险分层是术后治疗策略的关键所在。目前的分期方法在预测II/III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方面有一定的局限。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伴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