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亚洲地区大型基因研究助力疾病的治疗
近日,对亚洲人群的基因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填补了我们对人类遗传学的认识的巨大空白,阐明了人类迁徙的历史,并最终可能有助于提高我们治疗疾病的能力。
中晟全肽:向全球药物研发机构免费开放超大型多肽库,快速推进抗2019-nCoV新药研究
据悉,1月24日,全球首发了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信息,病毒毒株的发现为新药研发确定了靶点。中晟全肽紧急组建了由首席科学家王珠银教授,湖南省“百人”特聘专家、总经理李向群博士等组成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新药研发攻关小组,并确定了新药研发方向:利用公司全球独有的多肽实体库,针对已发布的病毒毒株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多肽药物筛选与研发。目前,中晟全肽已经完成制备约5亿种多肽信息的多肽实体库,拥有一个高通量新药
Nature:新研究显著地扩大全球大型病毒和巨型病毒的多样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oint Genome Institute, JGI)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属于核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 NCLDV)超组(supergroup)的大型病毒和巨型病毒的广泛多样性。
大型研究揭示基因和肥胖双重推动我国糖尿病流行
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问题,未来应该据此“双重推动”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这是我国迄今最大的一项研究成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对糖尿病风险作用的研究。这项研究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与国内众多糖尿病知名教授共同开展的中国心脏代谢疾病和癌症队列研究的分
卫材中国积极参与“第二届阿尔茨海默病月记忆健步行大型倡导活动”
2019年10月13日,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材(中国)药业”)积极响应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办的“第二届阿尔茨海默病月记忆健步行大型倡导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提供志愿者服务。 卫材(中国)药业代表王丽致辞 2019年10月13日,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办的“第二届阿尔茨海默病月记忆健步行大型倡导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提
3项大型研究正在快速推进!
2019年8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据估计,每天有5000例新的艾滋病毒感染病例。全球37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约70%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7年,全球新增180万例艾滋病毒传播病例,其中80万发生在非洲东部和南部。新的有效预防策略对减少艾滋病毒传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减少艾滋病毒的传播呢?答案就是预防。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这需要广泛的
RNA疗法再受大型药企青睐 默沙东和新基纷纷达成合作
近日,Skyhawk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默沙东(MSD)公司达成研发合作协议。Skyhawk公司将使用其SkySTAR技术平台帮助默沙东公司开发靶向RNA剪接的创新性小分子,作为治疗某些神经疾病和癌症的潜在新方法。迄今为止,Skyhawk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渤健(Biogen)、武田(Takeda)、新基(Celgene)和默沙东等多家大型药企,显示出业界对该公司靶向RN
Lancet:大型临床试验表明三种不同的避孕方法在HIV感染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
2019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以前的研究已表明一些避孕方法可能会增加女性对HIV病毒的易感性。然而,临床试验表明三种避孕形式都是安全和高效的,这就支持在获得高质量HIV预防服务之外持续地和增加地使用它们。在一项针对7800多名非洲妇女的随机临床试验中,来自ECHO临床试验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宫内铜节育器(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 IUD)和左旋炔
国内首个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2019年5月25日,中国首个I-IIIA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研究项目,今日在中国深圳宣布启动。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肺癌5年生存率低,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手术机会,全身化疗一直是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21世纪初,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进展。随
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共同发起的中国I-IIIA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昨日在中国深圳宣布启动。 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1]。肺癌5年生存率低,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手术机会,全身化疗一直是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21世纪初,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