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abolism:国外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 FLD)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包括从简单的脂肪变性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到晚期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已成为全球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尽管针对代谢异常的药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没有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FLD。因此,针对FLD鉴定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和开发有效疗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近日,
Science:戴口罩更能有效预防新冠感染
众所周知,戴口罩是预防包括新冠肺炎等所有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物理手段。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仍然有人没有对这种保护措施建立正确的认知,甚至只是因为强制“口罩令”而不得不戴口罩。如何能让更多人建立起这种科学意识呢?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孟加拉国进行了一项
附属九院血管外科5项学术研究成果获新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指南引用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新版《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临床实践指南》自2015年以来首次更新,新版指南重磅公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陆信武教授团队的5项学术研究成果获新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CVD临床实践指南引用,为CVD规范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欧洲血管外科学会CVD临床实践指南为CVD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是世界
Nature:中外科学家联手揭示利用手性金纳米颗粒可增强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美国和巴西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手性金纳米颗粒的“手性”来增强小鼠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月20日的Nature期刊上。
国外科学家开展无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血管造影策略研究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且成功复苏、心电图中无ST段抬高的患者来说,实施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益处尚未明确。近日,德国莱比锡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ngiography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wit
5G技术助力冬奥医疗保障 京张携手远程完成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指导、联合张家口第一医院共同成功完成5G通讯下远程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这是河北省首台、国内第三台5G环境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当日上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挂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的杨岸超医生正对着屏幕,通过5G网络与北京进行连线。网络的另外一端连着北京,坐着的是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贾旺,以
本土创新技术的崛起,为耳鼻喉头颈外科带来跨越式发展
2021年10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苏州拉开了年度会议盛事。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大咖,聚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声佗医疗亮相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
近日,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也是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
研究人员开发出第一个用于脑外科手术的可操纵导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个由工程师和医生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可操纵”导管,可安全地引导大脑的动脉和血管,这可能为治疗难以触及的动脉瘤开辟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处理大脑中的动脉瘤时,将导线插入腹股沟附近的动脉,引导导管继续穿过主动脉并进入大脑。这些电线有一个弯曲的尖
Science:戴口罩有效限制了SARS-CoV-2传播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不要忘记戴口罩”---尽管现在大多数人都遵循这个建议,但专业人士对口罩的有效性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中国、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如今使用观察数据和模型计算来解答这个问题。该研究显示,在哪些条件下,口罩以何种方式实际降低了个人和人群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