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应用——有机遇,也有挑战

 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依赖于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系统的技术突破,要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外泌体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面临很大的挑战。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分泌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一种亚型,存在于生物体液中,并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间通信的一种新机制,允许细胞交换蛋白质、脂质和遗传物质。过去,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一度被认为只是

2018-12-27

紫杉醇等化疗药物会促进癌细胞产生“邪恶”,远程改造肺部微环境,促进乳腺癌肺转移

现在的肿瘤治疗里,化疗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都为我们战胜肿瘤出了一份力。 然而,一些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会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比如17年的时候,George Karagiannis等发现,紫杉醇会增加肿瘤转移微环境而促进乳腺癌转移[1]。一个月后,Tsonwin Hai发现,除了帮助癌细胞逃出原发灶,紫杉醇还能直接作用在肺部,改变肺部

2019-01-17

中国首个《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2018年12月,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暨南大学张灏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执笔撰写的《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在线发表于《转化医学杂志》。这是中国国内权威发布的第一个外泌体研究临床转化的专家共识。这个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包括:由于外泌体在肿瘤等疾病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诊断治疗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而备受瞩目。在发展精准

2018-12-25

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

 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200 nm。外泌体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等,不同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内容物组成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受到细胞外基质和微环境的动态调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对外泌体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辅助疾病的早

2018-12-27

2018年终盘点: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外泌体即细胞分泌的直径约40-100 nm的微小膜泡,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一开始被当做细胞排泄物,但是近几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谓是小身体大作用。2018年外泌体研究又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18年外泌体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1】Nano Lett:利用外泌体制备肿瘤药物靶向递送系统(LD-MDS)doi: 10.1021/acs.nanolett.8b01236

2018-12-25

与试管婴儿

 外泌体是人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直径在30-100nm之间的均一性膜性囊泡。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外泌体也存在于卵泡液中,参与调控卵母细胞的发育,并影响胚胎质量。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首次被发现于1987年,是由Johnstone在研究网织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转变过程中发现的。外泌体的体积很小,普通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一窥究竟。在电镜下,外泌体通常显示为扁平或者球形小体,具有特

2018-11-29

介导EphA2转移在胰腺癌中传递化学抗性

  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征在于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和对治疗的高度抗性。患有这种致命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80%-85%的PC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疾病,这通常难以完全切除。常规使用细胞毒性治疗来治疗可切除和不可

2018-11-29

T细胞通过转移DNA 起始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反应

 西班牙研究人员最xi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对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反应早期阶段有关免疫系统防御的机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早期阶段开始的细胞过程,并解释了免疫系统的不同细胞群如何交流以对病原体产生有效反应。CNIC研究人员证明,纳米囊泡中含有的线粒体DNA会激活受体细胞的警觉状态,从而激活抗病毒遗传程序。这些称为外泌体的纳米囊泡由T淋巴细胞产生

2018-11-26

Cancer Res:同济医学院学者发现巨噬细胞分泌促进结直肠癌转移侵袭

2018年1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临床和实验证据都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能够促进癌症发生和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巨噬细胞如何调节结直肠癌转移还没有得到完全揭示。最近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王桂华等人发现M2型巨噬细胞能够通过分泌外泌体与结直肠癌细胞进行交流影响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发现M2巨噬

2018-11-08

多篇文章解读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1980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外泌体,此前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如今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外泌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本文中,小编就对外泌体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ure:重磅!揭示癌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新机制-从远处释放携带PD-L1的外泌体doi:10.10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