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连发两篇 Nature 刊,司龙龙团队开发基于PROTAC的减毒活疫苗新策略

司龙龙团队开发的第一代 PROTAR 疫苗技术虽然显示出良好的潜力,但该技术仅允许“生命开关”元件 PTD 装载在病毒蛋白两端(N端和C端),可能会限制技术在不同病毒中的广泛应用。

2025-01-18

Science刊:吸入氙气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这项研究表明氙气吸入作为一种改变小胶质细胞活性并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变性的治疗方法具有巨大潜力。

2025-01-29

Nature刊:许琛琦/施小山团队阐述免疫受体的近膜静电调控理论

该文章明确定义了BRS信号基序,总结了其近膜信号转导机制,阐述了免疫受体BRS突变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并探讨了BRS在创新免疫疗法中的应用潜力。

2024-11-24

Science刊:吴青峰团队揭示颅咽管瘤生长的神经机制,并开发治疗药物

该研究基于颅咽管瘤的基因突变特征和下丘脑伸展细胞(tanycyte)的致瘤潜能,成功建立了高度模拟人类颅咽管瘤特征的遗传性肿瘤动物模型。

2024-12-23

J Transl Med:将间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转移给T细胞和CAR-T细胞可增强它们的抗癌功能

两项研究都强调了线粒体转移在提高T细胞性能方面的创新潜力,凸显了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日益浓厚的兴趣。

2024-10-17

Nature刊:柴人杰团队等揭示GPR156在维持听觉功能中的激活机制

该研究强调了GPR156在维持听觉功能中的作用,对我们进一步理解C类GPCR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21

Cell刊:江南大学田培郡团队开发益生菌疗法,用于抑郁症治疗

具有3-吲哚-乳酸(ILA)生成能力的“精神益生菌”短双歧杆菌,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hR)信号来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发挥抗抑郁效果。

2024-11-03

Nature刊:施一公团队解析抗癌临床药物抑制γ-分泌酶的分子基础

该研究报道了γ-分泌酶分别结合5种进入临床试验的γ-分泌酶抑制剂(GSI)的原子分辨率结构。

2024-12-15

Bioactive Mat:科学家有望增强机体自然杀伤性细胞抵御儿童脑瘤的潜能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所产生和表征的不同自然杀伤性细胞表型,以及其在体外抵御ATRT的抗肿瘤活性,或能为开发治疗儿童脑瘤的潜在免疫治疗性策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2024-09-02

抗击肥胖的中式新武器——乌梅和五味?J Agric Food Chem:乌梅和五味所含的α-羟基酸通过抑制脂肪酶可有效预防肥胖

研究表明,MF和SCF提取物中的α-羟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被鉴定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肠道脂肪酶的活性有效预防饮食诱导的肥胖.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