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利用孕妇肠道菌群预测早产风险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17 09:06
这项研究为早产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新型微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也为未来制定针对性的早产预防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分娩和生产的适时发生对于围产期结局至关重要。早产(定义为妊娠不足 37 周分娩)是全球新生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全球健康和社会带来了重大挑战。尽管产科护理取得了进展,但我们对于维持足月分娩的分子决定因素的认识仍然有限。
人类分娩是一个多因素的生理过程,部分受母亲的遗传构成和环境暴露的影响。母亲的微生物组反映了外部环境暴露和挑战,正在成为重塑宿主代谢和整个孕期整体健康的关键因素。然而,肠道微生物组在早产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9 月 10 日,西湖大学郑钜圣团队在 Cell 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 上发表了题为:Maternal gut microbiome during early pregnancy predicts preterm birth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孕妇队列(涵盖 5313 名志愿者)进行深入多模态表型及基因型整合分析,发现了妊娠早期肠道微生物特征与早产风险的直接关联,并揭示母体妊娠早期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强化早产的宿主遗传风险。研究进一步鉴定出一种关键的肠道细菌——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可作为孕早期预测早产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通过系统的功能学实验阐明了该细菌降解 17β-雌二醇的作用机制。
这项研究为早产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新型微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也为未来制定针对性的早产预防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来自两个独立队列的总计 5313 名中国孕妇的母体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基因组突变进行了分析。
该研究发现,孕早期母体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与妊娠期长短和早产有关,其中,肠道细菌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与早产风险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一个早产微生物风险评分(MRS),能够有效区分妊娠期较短和早产风险较高的孕妇。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发现,母体多基因风险对早产的影响会因 MRS 而放大,尤其是无害梭菌。功能预测以及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无害梭菌能够降解 17β-雌二醇。研究团队发现,编码无害梭菌中雌二醇降解酶的基因 k141_29441_57 在早产孕妇的肠道微生物组中更为普遍。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进一步证实了该基因将 17β-雌二醇降解为活性较弱的雌酮的能力。这些发现为针对微生物组的预测和治疗策略开辟了新途径,以减轻不良妊娠结局。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孕早期母亲肠道微生物组特征与早产有关;
无害梭菌可预测两个独立队列中的早产情况;
无害梭菌与宿主多基因易感性相互作用,增加早产风险;
无害梭菌在体外和体内均可降解 17β-雌二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