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新研究为癌症转移的基因组基础提供了新见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员取得的新发现支持癌症科学中的一个新兴框架,即认为癌症转移主要不是由基因突变驱动的,而是由由于癌细胞与周围环境中的正常细胞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表观遗传学变化驱动的。

2022-02-08

泛因医学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检测试剂获欧盟CE准入资质

近日,泛因医学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检测试剂获欧盟CE准入资质。该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1.03%,特异性为93.18%,能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022-03-01

Medical Image Analysis:医学影像病变自动识别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烨团队针对医学影像病变自动识别与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信息响应的上下文感知深度神经网络,有效提升了医学影像中病变区域的自动分析与识别准确率。该成果以Boundary-aware context neural network for medical image seg

2022-02-25

《自然·医学》:免疫治疗毒性大的患者,治疗前T细胞有这些特征

  近年来,免疫治疗凭借其远超传统疗法的效果,以及较少的副作用,彻底改变了癌症临床治疗的现状。但是副作用少并不代表没有,大约有10%-60%的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副作用(irAEs)。这些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许多器官组织造成破环性影响,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然而引起irAEs的生物学驱动因素仍然不明确,并且在临床

2022-02-23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启动“新巢计划” 可通过基因筛查200余种严重遗传病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启动一项“新巢计划”,发布了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筛查方案,其筛查范围更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根据多年来收治的遗传疾病患儿情况的摸底调查,结合世卫组织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原则等,自主研发设计靶向测序方案,针对我国相对常见的200余种发病较早、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可干预的严重遗传病进行筛查,涉及明确致病基因500余

2022-02-24

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

2022-02-18

科学家揭示了一种癌症驱动模式和一种精确医学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选择性地靶向特定肿瘤或肿瘤类型的癌基因或肿瘤抑制通路的能力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绝大多数驱动突变直接激活同一通路中的致癌信号。因此,仍然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尚未证明的对生物靶向治疗有效的致癌机制。

2022-02-15

《科学》子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破解肠癌“排斥”T细胞之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一直都备受医学界的追捧。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被颁给了两位免疫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可是,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仅为15%。造成这种疗效异质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不同,尤其是CD8+T细胞的浸润。CD8+T细胞在结直肠肿瘤中的

2022-02-05

Genomics:分析探索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

2022-01-08

国家卫健委: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基础上 稳步实施20合1混采检测技术

  国家卫健委网站17日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解读称,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给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在目前5合1、10合1混采检测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积极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论证,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的技术方法。经开展临床真实样本验证,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的基础上,决定稳步实施20合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