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拉沙热病毒囊糖蛋白N-糖基化修饰机制

 病毒学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近期在线发表了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omprehensive Interactome Analysis Reveals that STT3B is Required for the N-Glycosylation of Lassa Virus Glycoprotein。该

2019-10-14

Nature:局部更新的滑巨噬细胞为关节提供了保护屏障

2019年8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巨噬细胞被认为是慢性炎症疾病的诱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然而,巨噬细胞在炎症性关节疾病中的确切起源和作用仍不清楚。近日来自德国的Gerhard Kronke在《Natur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发现了一组在滑膜衬里层(synovial lining)的CX3CR1+组织驻留巨噬细胞(CX3CR1+ lining macrophages,CX3CR1+滑膜

2019-08-11

揭示基底脑膜淋巴管是脑脊液引流的主要路径

2019年7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看看当你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系统停止服务时会发生什么。成堆的垃圾不仅很臭,而且确实会妨碍所在社区的正常运转。当大脑中的废弃物管理出现故障时也是如此。大脑中毒性蛋白的堆积会对神经造成巨大损害,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增加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虽然大脑通过脑脊液(CSF)排出它的废弃物,但对于大脑清洁机制的准确路径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

2019-07-28

Nature:揭示固醇激活七跨膜蛋白SMO的机制

2019年7月8日讯/生物谷BIOON/---Hedgehog信号转导是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组织再生的基础。异常的出生后Hedgehog信号转导导致几种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和儿童成神经管细胞瘤。Hedgehog蛋白结合并抑制跨膜胆固醇转运蛋白Patched-1(PTCH1),从而允许七跨膜转导蛋白Smoothened(SMO)激活,但是人们对这种激活机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

2019-07-08

Clin Cancer Res:新型药物组合或能有效抵御葡萄黑色素瘤

2019年7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是一种影响眼睛的恶性黑色素瘤,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每年在美国大约会有2500人被诊断患有这类黑色素瘤,而且大约有一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会发生癌症转移,癌细胞会侵袭到机体其它部位,主要是肝脏中;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较差,而且平均生存期也仅有17-20个月;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

2019-07-11

研究揭示内质网融合蛋白调控转运的分子机制

 6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tlastin-mediated membrane tethering is critical forcargo mobility and exit from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该研究发现内质网膜融合蛋白atlastin(ATL)参与调节内质

2019-07-02

美国FDA授予双特异性ImmTAC疗法IMCgp100快速通道资格,治疗葡萄黑色素瘤

2019年04月04日讯 /生物谷BIOON/ --Immunocore是一家领先的T细胞受体(TCR)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tebentafusp(IMCgp100)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初治)HLA-A*020阳性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UM)患者。之前,FDA已授予tebentafusp治疗UM的孤儿药资格。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旨

2019-04-04

生物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超快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罗毅团队研究员叶树集小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质错误折叠及振动能量转移超快动力学研究两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小组揭示了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错误折叠过程的结构演变机制,以及界面蛋白质与水分子间的共振能量传递捷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9, 141, 1941

2019-03-14

固态基底-气溶胶生物合成宏观尺度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

 如何将纳米材料组装成宏观尺度体材料并保持其纳米尺度的独特性能,是纳米材料获得实际应用的关键,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将纳米材料组装成宏观尺度体材料可实现许多新的且单个纳米颗粒所不具备的性质,如光学、磁学、电学及离子传导性能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领导的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通用的生物合成方法——固态基底-气溶胶生物合成法。研究人员通过将传统木醋杆菌液态发酵基底替换为固态,稳

2019-02-12

清华大学李雪明课题组在《细胞研究》发表论文报道VI型分泌系统上核心复合物的结构

2019年1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组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VI型分泌系统膜上核心复合物结构》“Architecture of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membrane core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细菌VI型分泌系统膜上核心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揭示了其组装新形式。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一系列不

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