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研究揭示跨膜钙信号转导基本分子机制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教授实验室在长期研究冬眠适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心脏钙信号分子调控理论: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MyoCD通过SRF促进JPH2和CAV3基因的“协奏转录”和两种蛋白间相互作用,铆定肌质网与横管膜的纳米耦联结构,压缩横管钙通道与肌质网钙释放通道间信号转导的物理空间,提高兴奋收缩耦联的分子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心
PKC抑制剂darovasertib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1年生存率高达57%!
darovasertib单药治疗MUM展现出强劲疗效,一年生存率57%(历史数据为37%)、中位总生存期(OS)13.2个月(历史数据约7个月)。
新型TCR疗法tebentafusp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UM)3期临床显著延长生存期!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Nat Commun: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或能促进LDL受体脱落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21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西方社会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与机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LDL受体(LDLR)能介导LDL的摄取且在清除血浆中LDL-C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当结合LDL后,LDLR能通过网格蛋白小窝(clathrin-coated p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揭示抑制FGD5可降低癌症干细胞的自我更细能力,从而减缓基底样乳腺癌进展
2021年3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基底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 BLBC)多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乳腺癌亚型中具有最差的预后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如今,由于缺乏可靠有效的分子靶标,基底样乳腺癌患者尚无靶向治疗方法。2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河南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基底样乳腺
SMO抑制剂治疗基底细胞癌上市申请获CDE优先审评
上海济煜医药/Sun Pharma磷酸索尼德吉胶囊(商品名:Odomzo)上市申请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并开始公示,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BCC)成年患者,或不宜手术或放疗的患者。磷酸索尼德吉是诺华开发的一款口服性Smoothened(SMO)抑制剂。2017年印度太阳制药与诺华签署了一份许可协议,获得了Odomzo
研究揭示细胞内体运输途径中SNX1诱导膜变形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飞课题组在膜动态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membrane remodeling by SNX1为题,在线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基底细胞癌(BCC)首个免疫疗法!赛诺菲/再生元抗PD-1疗法Libtayo获美国FDA批准!
现在,Libtayo可用于治疗2种最常见的皮肤癌:皮肤鳞状细胞(CSCC),基底细胞癌(BCC)。
齐鲁又有1类新药来袭 首款口溶膜将获批
1月9日,齐鲁制药的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临床申请获得CDE承办受理,受理号为CXSL2100012。注射用QLS31901是齐鲁制药2021年首个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近年来,齐鲁制药在创新药领域频频发力,2020年共有4款1类新药提交临床申请,均为治疗用生物制品。2类改良型新药齐鲁制药也早就开始布局,即将步入收获
微生物生物膜功能代谢组学创新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膜(Biofilms)是由微生物形成的一种被膜组织,其是微生物为抵抗外界胁迫条件而维持生存的特殊膜组织。生物膜的形成直接造成临床上90%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发生,也关联肿瘤、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耐药的发生(病灶处由于细菌感染形成生物膜)。此外,生物膜的形成对多个行业都产生巨大的危害,如金属精密仪器腐蚀,水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总之,微生物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