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表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综述文章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全球大豆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效率是广大大豆学者、育种家攻关的重要目标。开展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阐明大豆种质资源演化规律,解析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基因,可为大豆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研究员任勃团队与
虹鳟基因组倍性对育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基本业务费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黄天晴等人开展的“虹鳟基因组倍性对育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iRNA-mRNA/lncRNA during gonadal development
Parkinson’s Disease:探索帕金森病中人类基因组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复杂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个谜,尽管几十年来对环境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每种疾病的数十个或数百个易感位点。
Gut: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测序越来越多地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但治疗过程中 ctDNA 的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欠缺探究。
PNAS:揭示维持DNA甲基化和基因组稳定的新机制
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朱健康研究组完成的题为Pathway conversion enables a double-lock mechanism to maintain DNA methylation and genome stabil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一种维持植物DNA甲基化和基因组稳定的新机制。无
研究人员从鲇与大口鲇杂交子一代的基因组中成功组装高质量的双亲基因组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在杂交子一代基因组相关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Sequencing an F1 hybrid ofSilurus asotusandS. meridionalisenabled the assembly of high-quality parental genom
研究发现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近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道权威期刊《肠道》(Gut)在线发表了题为《循环肿瘤DNA基因组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策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优化,然而肿瘤内演变的分子异质性常导致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失败。尽管循环肿瘤DNA测序越来
大戟属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大戟属(Euphorbia)隶属于大戟科,为植物界最大的属之一,包含约2000种,生境类型多样。大戟属的形态特征高度趋同(非同源相似),是系统分类研究最困难的类群之一。1753年植物学家林奈建立该属以来,大戟属的“拆分”或“合并”处于争论中。近些年,分子系统学研究支持“合并”,即广义的大戟属,包含四个亚属:乳浆大戟亚属(subg. Es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