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vanced Science:优化“迷你”器官用于生物学研究

近日,一支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类器官的方法:模仿各种器官行为的微型细胞集合,是研究人类生物学和疾病的有前途的工具。

2021-02-09

利用仿生肠芯片研究新冠病毒诱发肠组织感染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秦建华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团队合作,建立了一种仿生肠芯片感染模型,研究探索了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肠屏障损伤、肠粘液细胞分布异常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为新冠病毒致病机理、传播途径研究和快速药物评价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已导致全球大流行,构成重大公共

2021-01-28

《自然·材料新闻》生物打印水凝胶类器官,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Zev J. Gartner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 News&Views》上发表Guiding tissue-scale self-organization一文。该文观点评论解析如下:要点:一种生物打印方法,利用形成类器官的干细胞作为水凝胶中的活泼墨水,可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产生更现实的胃

2021-02-05

中国科学家发现脐带血来源的外囊泡,能全面改善组织器官的衰老状态

  为了对抗衰老,人类想出了无穷多的方法,其中最为疯狂的不过“换血逆转衰老”,这故事可谓波澜起伏悬念丛生,然而年轻血液中是否真的存在所谓“年轻因子”呢?2017年,Tony Wyss-Coray团队曾在脐带血中寻找到能够改善脑功能的TIMP2蛋白。近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又在脐带血中发现了新的抗衰成份——源于间充质干细胞(MSC)

2021-02-10

Sci Adv:类器官研究揭示消化系统对神经疾病的影响

在许多方面,我们的大脑与消化道紧密相连:感到紧张可能会导致胃部疼痛,而肠道的饥饿信号会使我们感到烦躁。最近的研究甚至表明,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细菌会影响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2021-01-30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马少华、黄来强团队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马少华副教授、黄来强教授团队在类器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均一化、自动化、高通量培养平台,制备的人源和鼠源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类器官,形态结构均一,忠实地保留了源组织/肿瘤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生理病理的特性、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功能。其中肿瘤类器官高度保持了源肿瘤的异质性和患

2021-01-29

研究构建了具有再生能力的新型类器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课题组和李程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Establishment of intestinal organoid cultures modeling injury-associated epithelial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在体外构建了具有损伤再生特征

2021-01-11

JCI:为什么怀孕会提高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风险?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尽管母体对胎儿组织的T细胞反应变得耐受,从而有助于成功怀孕,但免疫系统中的体液反应部分反而会变得敏感,从而导致记忆B细胞的产生,后者可导致移植器官排异反应。

2021-01-05

植物器官形态遗传解析研究获进展

 植物器官形态的建成是植物研究领域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之一,存在环境和遗传之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导致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目前,学界对植物器官复杂形态的描述仍缺乏同一尺度内准确量化的方法,从而限制了器官形态的遗传解析和设计改良。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学科组通过异速生长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拟南芥叶片和花瓣器官

2020-12-28

2020年终巨献:重磅级文章聚焦类器官研究新成果!

转眼间,又一年又要结束了,这不2020年即将谢幕,2021即将起航,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 Velazquez et al.(2020), Cell Systems.【1】Cell Systems:科学家成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加速人

2020-12-31